第(1/3)頁 張斌坐在堂屋的小板凳上,凝神靜氣,想了一會兒,隨即提筆寫了八個大字《馬鈴薯與番薯種植紀要》。 寫完這八個大字,他想了想,隨即又抽出一張白紙揮筆疾書起來。 天啟四年,正月二十六,溫州府平陽縣知縣張斌于平陽縣城東五里處之東門山,試種馬鈴薯與番薯。 馬鈴薯又名洋山芋亦或土豆,其形如......。 番薯又名紅薯亦或地瓜,其形如.......。 他寫的是前言,一般寫本書總要先介紹一下自己寫的是什么,為什么要寫,不然莫名其妙的,人家可能翻半天都不知所云。 首先,他介紹了一下馬鈴薯和番薯的外形、性狀、口感和食用方法等基本信息。 然后,他著重講述了一下馬鈴薯和番薯的產量,由此引出,為什么要在平陽推廣馬鈴薯和番薯。 一開始,他只是想淡淡的裝個逼,把自己寫成那種先天下之憂而憂的仁人君子,畢竟這本書是要隨著馬鈴薯和番薯在平陽推廣開的,他希望,能在百姓心中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 但是,寫著寫著他不由想起了后面即將到來的西北大旱,想起了赤野千里、餓殍遍野的慘狀,他的心中陡起悲傷,一股憂國憂民的情懷油然而生。 于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慢慢在他筆下成型,他是真心希望,這馬鈴薯和番薯能救民于水火,讓他們不至于在大災中餓死。 寫完前言,他長吁了一口氣,隨即又抽出兩章白紙。 第一張,只寫了個題目,土豆種苗的培育方法。 第二張,同樣只寫了一個題目,紅薯種苗的培育方法。 隨后,他放下毛筆,長身而起,直接對一旁的陳志道:“有菜刀和砧板嗎?” 陳志連忙點頭道:“有的,有的。” 張斌隨即客氣道:“麻煩你拿到外面來,本官等下要用。” 說罷,他招呼了一下王二和孫標,轉身往外走去。 站在一旁的陳盈盈傻眼了,縣令大人貌似忘了這里還有一個人,不對,她和她妹妹秀秀是兩個人。 她很想對縣令大人說,我也是一個勞力好不好,我也能干活。 做為一個大美女,她還從來沒有被人這么忽視過,一股不服輸的勁頭直沖腦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