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有很多書上說,明朝亡于土地兼并,那么明末的土地兼并到底有多嚴重呢? 張斌今天親自幫人完成了一次土地兼并之后,帶著一種助紂為虐的負罪感,他很想做點什么來改善這種狀況。 送走趙穆等人后,他便回到退思堂沉思起來,他想了半天,卻怎么也想不出來自己該干點什么。 最后,他明白了,因為他還不知道現在的土地兼并有多嚴重,自然是想不出什么對策的。 他決定,先搞清楚土地兼并的現狀。 這個時候可沒什么網絡可以查詢,也沒有什么圖書館供人查閱,他只能問人。 想到問人,他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師爺吳士琦,這位老秀才的確見多識廣,或許他對土地兼并的現狀也比較了解。 找師爺吳士琦倒是很簡單的事情,因為他的工作就是為張斌出謀劃策,一般時候他都不會離開張斌太遠。 很快吳士琦便來到退思堂中,張斌罕有的客氣道:“吳先生,來,請坐。” 吳士琦有點受寵若驚了,他連忙道了聲謝,這才在張斌的下首恭敬的坐下來。 在他來之前,張斌已經考慮過了,直接問土地兼并估計他還答不上來,因為這個時候貌似還沒有土地兼并這個定義,張斌只能先試探道:“吳先生,不知你可估算過,我大明現在到底有多少進士,多少舉人,多少秀才。” 吳士琦聞言一愣,這個問題他還真沒想過,他沉思了一會兒,隨即回道:“縣令大人,這個,小人還真沒估算過,只能大致猜測一下,不知可否?” 能有個大概的數字就行了,張斌點頭道:“恩,大致有個數就行了,你說。” 吳士琦連忙接著道:“這個進士好算一點,因為每屆也就取三百左右,而以十屆為期,大抵估算不會超過三千人。舉人嗎,各省情況不一,大點的可能每屆取一百多人,小點的大概每屆取九十余人,就按百人來算,兩京十三省,每屆就是一千五百名左右,十屆加起來大致有一萬五千名左右。至于秀才,每省的鄉試每次大抵是兩千余人,考慮到有多半沒來,也就是五千人左右,兩京十三省怕有七萬多秀才。” 張斌聞言,立刻在心里默算起來。 進士每人免稅兩千畝,三千人就是六百萬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