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唉,再忍幾天吧,他們一家子反正是要去大金所的,到時候又剩下自己和小云兩個人了,有的是機會。”,張斌只能在心里這樣安慰自己了。 一想到開路引,他猛然記起來,自己還沒寫過毛筆字呢,就算開路引不用自己動筆,總會有動筆的事情等著他,一個縣令不可能一年到頭連名字都不用簽一個吧! 正好今天還沒做什么安排,張斌決定,趁著這功夫先把毛筆字練一練,要是到時候連自己的名字都簽的亂七八糟,那可就沒法解釋了。 東廂房的右邊就有簡易的書房,倒是不用出門,畢竟他這會兒正在裝病,無緣無故跑去大堂又或是退思堂那邊練字難免會引起人懷疑。 當然,這會徐輝已經(jīng)落下了罪名,他倒不必再裝出頭疼欲裂的樣子,相反,他還必須趕緊裝出病情迅速好轉(zhuǎn)的樣子,不然那賣地的事情就要被耽誤了。 想起了正事之后,張斌倒沒再覺得小鳳仙這個電燈泡礙眼了,在兩人的服侍下洗刷了一番,又簡單的吃了點早餐,他便招呼著兩人一起往書房走去。 這還是他穿越以后第一次進入書房,書房中的場景他倒是很熟悉,就是一個書架,一個書桌,一把椅子,一個小盆景而已。 書架是個大約一人高的簡易書架,上面擺放的書倒是不少,有《四書五經(jīng)》,有大明各種律法,甚至還有各種兵書。 這些都不是張斌現(xiàn)在要看的,他只是翻出了以前自己“親手”摘抄的一些筆記什么的,貌似是要查找一些什么,其實就是想看看原來縣令張斌的字跡。 這一翻,著實把張斌嚇了一跳,要不是清清楚楚記得這些都是原來縣令張斌親手寫的,他甚至會認為自己拿錯了。 因為上面的字跡太工整了,簡直就跟打印機打出來的一樣,原來縣令張斌寫的就是標準的楷書,只有簽名帶點行楷的痕跡! 這個其實并不奇怪,要知道科舉考試對卷面的要求是相當高的,字跡必須工整,不能有一點涂抹的痕跡,甚至一個小墨點都不能有。 明末有名的文學家,大詩人,有“明詩殿軍”之稱的陳子龍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這么大一個文學家,按道理金榜題名應(yīng)該是很簡單的事,但是,他卻被連續(xù)刷下來兩次,考了九年,到第三次會試才金榜題名。 第一次,明末有名的大奸臣,東林黨大佬周延儒負責查閱考生試卷,他被刷下來了。 第二次,明末最大的奸臣,溫體仁主管錄取,他又被刷下來了。 并不是因為他應(yīng)對不得體,更不是因為他文采不出眾,兩次刷下來的理由都是卷面不工整。 第一次,據(jù)說是他有一個筆畫涂改了一下,第二次更離譜,據(jù)說是卷面上有個小墨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