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巧不巧,遇上了一伙山匪! 周家二小姐也是個烈性子,從懷中掏出一把匕首就架到自己脖子上,說如果要讓山匪走,她寧可血濺當場,也不愿污了清白! 也正是這個時候,隨著一隊商人去采買藥材的景玉書路過此地。 同行的人讓他不要多管閑事,可他心中不忍,舍命將周家二小姐救了下來,兩個人就結了這樣一段緣分。 景玉書無父無母,從小就一個人在外打拼,聽到周家二小姐猶猶豫豫的說,朱老夫人不愿意讓她嫁給他吃苦,景玉書索性爽快拍板。 “那我去你家做上門女婿也是一樣的,我不怕丟人!” 景玉書就同他所說的那樣,到了周家之后不僅疼愛妻子,而且孝敬長輩,周家現在已經把他當做了半個親兒子。 拋去這些且不談,宴闕早就聽過周二小姐和這位上門女婿的故事,看他雖長相粗獷,但是神色清明,一臉正氣,于是放緩了語氣問道,“本王且問你,東市街角的那家醫館,可是你開的?” 景玉書點了點頭:“是我開的,王爺若是不信,可以去官府查一查,當初可是都登記在冊的,老板就是我。” 宴闕又問道:“那這一張方子,你是從何處得來的?” 景玉書看到那張藥方,臉上畫過一絲驚訝,緊接著突然笑了。 “王爺,這張藥方是我從京都得來的,還是從王府的管事那里問的呢!” “您忘了嗎?那京都大雪,您樂善好施,命管事熬了傷寒藥,分發給百姓,不少百姓覺得這藥方十分好,便去問那管事的,后來那管事的就告訴了大家。” “我當時也覺得這樣一副藥方,效果極佳,上面的藥材又都是便宜的,是百姓用得起的,實在是造福民生的好藥方,于是便謄抄著帶了回來,也效仿王爺每月送一些藥出去,就當是替周家積福了。” 他這話說的一點破綻都沒有,而宴闕也知道,這副藥方確實是得了自己的首肯才流落出去的。 楚落辭離開之后,他將所有跟楚落辭有關的一切都珍藏起來,包括那一張藥方。 有一年京都下了大雪,管事請示他要不要出去施粥施藥,他索性讓管事去辦。 而那位替楚落辭整出有孕的大夫,這些年一直被宴闕好好的養在王府,不許他將這件事說出去。 那大夫百無聊賴,得知管家要去,于是便跟著去了,還和宴闕諫言,說那張方子是楚落辭寫的,她寫這樣的藥方肯定是希望窮苦人家能夠看得起病,吃得起藥,問他要不要按照這方子上的藥來贈給百姓。 宴闕當時想著,楚落辭已經死了,用她的藥方替她做些好事也好,于是便答應了。 有人來問,他也吩咐管家不用藏著掖著,如今這一張藥方,在京都其實已經成了尋常百姓家犯了傷寒之后抓藥的首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