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拜訪劉協-《三國之銀狐》
第(1/3)頁
建興元年十二月,曹魏投降,大漢重新一統的消息傳遍天下。
除了遼東因為實在太偏遠還不知道以外,就連幽州的烏桓、鮮卑都知道了這些事情,紛紛向漢朝上表。
漢末烏桓被曹操打服,大多遷居關內,與漢民雜居,漸漸融合,變成了牧耕民族。
他們的首領和部落也慢慢成為了曹魏的官員和地方行政區域,烏桓人也變成了魏民,所以史書里后來對烏桓這個民族的記錄越來越少。
反倒是鮮卑人的記載頗多,五胡亂華里,鮮卑人就是主力軍之一。如今鮮卑最大的兩個首領,一個步度根,一個柯比能。
二人得知曹魏被消滅,原本部落還不斷寇略幽州邊境百姓,現在忙不迭給洛陽朝廷上表請降,希望得到敕封。
不是他們軟弱,而是他們深知即便是曹魏孱弱時期,他們都被田豫閻柔牽招等人打得狼狽不堪,抱頭鼠竄,直到田豫閻柔牽招等人被調往南方作戰,才敢出來猖狂。
現在就連吊打他們的田豫閻柔牽招等人都已經投降了大漢,強盛的曹魏轟然倒塌,比曹魏更強大的大漢,別說步度根和柯比能,就算整個鮮卑都沒用。
所以審時度勢之下,二人作為此時鮮卑最大的部落首領,紛紛表示愿意歸順大漢,成為大漢在塞外的屏障,保護幽州之地不受外族入侵。
不得不說,這是一件極為諷刺的事情。
歷史上五胡亂華的罪魁禍首之一,現在卻成為了漢人的屏障,幫他們抵御塞外以及漠北其它游牧民族的襲擾。
但這就是現實。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
弱肉強食。
拳頭大就是硬道理。
匈奴人強盛的時候,劉邦都得被迫和親。
大漢休養生息發展起來的時候,那就是封狼居胥、燕然勒石。
因而在鮮卑衰落,北匈奴遠遁漠北,南匈奴歸附,羌、氐、烏桓被打服的時代,胡人該低眉順目,就得低眉順目。
十二月六日,沈晨就獨自南下了。
諸葛亮本來也應該班師回朝,但河北才剛剛平定,百姓需要安撫,一些世家還未清算,加上北方胡人歸順,亂七八糟一堆事情要處理,所以他留在鄴城,清理殘余,填補曹魏勢力消失后的官府力量空缺。
今年年中的時候,曹魏勢力被徹底趕出河南,南方大漢派出了大量官員接受,豫州、兗州、徐州以及京畿司隸等地慢慢恢復了治理,地方秩序也得到了安寧。
可河北現在還很亂,各地城池失去官府作用,治安大幅度下降,還有一些曹魏的叛亂份子為非作歹,在朝廷派來的官員承擔起治理地方的責任之前,諸葛亮需要立即將整個河北進行軍隊管制,然后維持治安,平息叛亂等等。
關羽和張飛已經先一步回了洛陽,如今天下剛剛平定,劉禪已經昭告天下,將在明年年初召開大朝議,滿朝文武都要參加,沈晨打算先回去與家人團聚,等到年后再考慮之后的事情。
不過等從河內郡路過山陽縣的時候,沈晨就去了山陽公府邸拜訪。
河內山陽縣,是漢獻帝劉協的封地。
曹魏篡漢之后,劉協被封山陽公,這個山陽公并非兗州的山陽郡,而是一個縣,位置在太行山以南,大概在后世的河南省焦作市山陽區一帶。
在諸葛亮打到河內郡以外,河內郡是曹魏的地盤,所以那個時候漢朝一直都沒有聯系到劉協。
等到司馬懿從天井關退兵,一路撤至蕩陰之時,諸葛亮便率領兵馬北上,路過山陽縣的時候,還曾經去拜見過劉協,可惜當時劉協已經離開了山陽縣,往北去了太行余脈云臺山。
如今河北已經平定,天下一統,劉禪在徐庶龐統等人的提醒下,就給諸葛亮送去詔書,要他親自前往山陽迎回獻帝。
只是諸葛亮有事在身上,恰好沈晨要回洛陽復命,這個差事就落到了他身上。
此刻山陽縣東面的官道上,徐徐來了一隊騎兵。
官道兩側遍布鄉野,曹魏和大漢在河內郡交戰,以至于兵荒馬亂,各地混亂不堪,郡縣凋零,城池破敗,鄉亭都為之荒廢。
但沒想到的是這山陽縣倒是還算安寧。
騎兵過了一處小山丘,遠遠的就看到了不遠處良田一望無際,正是冬日宿麥種植期間,綠油油的麥穗在寒風中飄蕩,田中有一些百姓正在耕種,除雜草、施肥之類。
沈晨帶著數百名騎兵護衛的突然出現打破了這寧靜,很多百姓看到了他們,一時站在田間不敢有輕舉妄動,有些甚至干脆調頭就跑。
現在天下的大勢已經定下,但底層百姓還是不知道如今的情況,還以為正處于交戰期,自然害怕兵匪的禍害。
漢軍騎兵們也沒有在意,繼續順著官道前進,前方地平線上,已經能看到一座城池聳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化|
诏安县|
日喀则市|
德庆县|
徐汇区|
乌鲁木齐市|
白河县|
那坡县|
土默特左旗|
长岛县|
抚州市|
香河县|
镇宁|
安丘市|
临桂县|
镇坪县|
嘉黎县|
长海县|
台山市|
临湘市|
中阳县|
会昌县|
同德县|
搜索|
泰安市|
道孚县|
依安县|
筠连县|
克山县|
深水埗区|
阿拉善右旗|
遂平县|
平塘县|
天祝|
黄山市|
金华市|
鹿邑县|
铜山县|
汉中市|
额尔古纳市|
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