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為什么要給他借道呢?” “兄長是在考我?” “只是看看你想的和我想的是不是一樣。” “兄長想的是什么?” “分而擊之。” “哈哈哈哈哈哈。” 沈晨大笑了起來,說道:“兄長果然和我想的一樣。” 徐庶在一旁一頭霧水,問道:“發生甚么事了?” “不需要回絕,給他借道就是了。” 沈晨解釋道:“江東軍進攻交州,交州偏遠,長途跋涉,他不是自己分兵減弱揚州實力嗎?揚州兵馬不多,就再也無法對荊州造成威脅,待左將軍平定西川之后,再回頭消滅自己給自己分兵的孫權豈不是容易許多?” 這就是戰略上的意圖。 在這一點上孫權似乎有點犯蠢,強要交州。 交州就是塊雞肋。 和帝時期,交州有五十萬戶二百多萬人口,而且盛產香料、木料、珍寶等等。 從秦漢時期,漢代的番禺,后世的廣州,就已經是通商口岸,后世東南亞菲律賓出土的漢代五銖錢,就是最好的明證。 等到漢末的時候,由于北方大亂,很多人遷移南方,交州沒有受到戰亂影響,人口發展遠高于和帝時期,整個交州全境不算少數民族的話,可能在三四百萬左右。 要是算上少數民族,人口可能接近五百萬。 聽上去是不錯,孫權如果把揚州和交州連在一塊,似乎能夠壯大,治下人口接近千萬了。 但問題是交州太tm偏了。 甚至別說交州,漢代就連荊州都是偏遠地區,除了南陽以外,包括南郡、江夏往南的所有地方對于中原人來說,都是偏遠蠻荒之地。 這點王粲在詩里寫過,“荊蠻非我鄉,何為久滯淫。方舟泝大江,日暮愁我心。” 可見荊州交州之偏遠。 由于路途遙遠、群山峻嶺、交通不便、瘴氣叢生等等問題,導致他很難對交州的統治有什么發展。 即便是遷移交州人口,派人擔任各郡太守收取地方稅收,做海上貿易,從而彌補揚州的損失,也很難給他帶來太多實質利益。 而且當地不止是少數民族,漢民也不服王化,宗族勢力兩千年后依舊存在。實質能統治的人口可能也就是縣城,王權下不了鄉,獲得的收益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大。 到時候孫權真的派兵過去,派兵少了,當地的百姓根本不會搭理他,也許還會聯合少數民眾一起反抗他的統治。 派兵多了那就更有意思,揚州空虛,只需要等沈晨訓練好水師,大軍壓境,孫權就沒了。 所以既然孫權自己要走一步臭棋,那自然給他走就是了,何必阻攔呢? “只是.” 諸葛亮雙手背負在身后,邊低頭看著走路,邊略微有些疑惑地道:“只是謀奪交州的利弊,孫權應該不會不知道,為何還要如此呢?” “還不是想等左將軍取益州的時候,趁著荊州兵力空虛,謀奪荊南或者荊州唄。” 沈晨聳聳肩:“他打什么主意,一想就知道了。” 徐庶說道:“那我們借道給他,豈不是引狼入室?他們水軍強悍,真取荊南,封鎖江面,怕是難以馳援。” “引狼入室?” 沈晨嘴角露出一抹微笑:“錯了,這叫關門打狗。孫權?他若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