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天賜大霧,輕舟疾行-《三國之銀狐》
第(1/3)頁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三日,日出末食時初,天色似亮未亮,江面上的霧色茫茫,整個天地都仿佛籠罩在灰暗里。
呼嘯的北風吹拂著長江江面,滾滾湘江由南往北注入云夢澤。
作為湘江、長江、資江、沅江等大量中大型河流的交匯處,云夢澤地域面積廣,水域面積寬,江波浩瀚如煙淼,遠望仿佛一片無窮無盡的海洋。
巴丘鄉,漢時岳陽北面的東風湖、吉家湖、成魚湖、毛家堰湖、芭蕉湖等地,此時還連接著云夢澤,唯有江岸邊山嶺不斷。
在后世芭蕉湖南岸一處叫洪山的高山之上,修建了一處烽火瞭望塔。瞭望塔有一伍人駐守,伍長昨夜值班,在平旦末刻胡亂吃了些干糧之后,就與麾下的士兵交接,躺在他們搭的一個干草木棚里休息。
棚子里還燒著火,剛接班的兩名士卒一個在瞭望塔上觀望著遠方,另外一個還在給那火堆添著柴火。平時的時候它可以加熱點干糧和水,關鍵時候就有很大的用處。
“這天也太黑了,什么都看不到。”站在瞭望塔上的那名瞭望手一直目不轉睛地看著芭蕉湖北面的山坡,卻因為天色的問題,什么都看不見。
下面燒火的那個士兵隨口說了句:“笨啊,晚上看火,白天點煙,你就只需要看著那邊火光就行,這點常識都不知道嗎?”
瞭望手不服氣道:“我當然知道,可大江實在是太大了,別說火光,就算整個山都燒起來也看不到火光啊。”
“今天確實有很大霧。”
下面燒火的士兵就起來爬到了瞭望塔上去,皺起眉頭道:“不過霧這么大,江東應該也不會來襲吧。”
“沒人會在霧天行船。”
瞭望手聳聳肩,目光依舊在遠處梭巡。
由于芭蕉湖與長江相連,所以沈晨在沿岸都布置了烽火臺,以此隨時來監控江面的情況。
只是今日霧色濃密,別說江面上,就連他們安置在其它地方的烽火臺都看不清楚,夜晚點火,白天點煙的傳遞信息方式,也根本不能實行。
不過正因為霧色大,在常理上來說,船隊也不可能行駛在水域極為復雜的江面,一不小心開到岸上,船隊立即就會擱淺。
所以瞭望塔上的士兵們雖然還是認真地執行任務,但他們都認為江東的船隊不太可能在這種天氣行船。
“算了,我去上個大的。”
瞭望手從塔上下去,這些天一直待在這深山老林里,人都快憋瘋了,只有上廁所的時候能在附近溜達溜達,也算是透透氣。
剛上去的那名士兵接替了他,懶洋洋地說道:“小心點,附近山里有熊和老虎,別被叼走了。”
“簌簌簌簌簌簌!”
他的話音剛落,旁邊林子里就傳出各種窸窸窣窣的響聲。
瞭望手渾身一個激靈,忙眺目去看,就看到在約半里外的林中有十多只飛鳥劃過白霧,翱翔飛上了天空,一時間埋怨道:“原來是鳥啊,嚇我一跳。”
說話間他就已經爬到了瞭望塔下方,順著右側小山坡走了一百多米,鉆進了小樹林里。
而這一伍小隊不知道的是,此刻在他們東面小山坡下方,剛才飛鳥劃過白霧的地方,正有一些人悄無聲息地向著山坡下靠近過來。
這些人注意到山坡上方周圍的木頭都被砍掉,由于瞭望塔的位置必須要醒目,且要在位置最高點,因此他們很容易就看到了那個隱藏在霧中的高塔,卻尚未行動,只是遠遠眺望。
“塔上只有一個。”
帶隊的是個精壯漢子,體態魁梧有力,穿著粗布短衣,目光炯炯有神地盯著山坡,這人正是呂蒙。
歷史上呂蒙白衣渡江,派人將沿江江防的瞭望塔烽火臺士兵全部俘虜,就是因為這些瞭望塔烽火臺必須修建在沿江的至高點,沒有什么隱蔽性,一眼就能看到,所以輕易被他們抓住。
此時呂蒙顯然是打算故技重施,這些日子他們時常派人偽裝成漁船沿江打探,記住了這些瞭望塔烽火臺的位置,趁著今日大霧,一個一個地清理,為船隊鋪路。
在呂蒙身邊的一名副將說道:“都尉,會不會都在那木棚里?之前的烽火臺那些士兵都是隨意住在野外,這處臺子做了木棚,遮蔽了視野。”
“即便是做了木棚,正常來說也該有兩人執戍才是。”
呂蒙想了想道:“沈晨素來紀律嚴明,之前的烽火臺上警戒者必須有兩個人,除非臨時去出恭,否則不可能如此懈怠,我們再耐心等等,也許是出恭去了。”
“明白。”
副將點點頭,向身后的士兵們往下按了按手,示意他們保持安靜,靜靜地等待。
與此同時,巴丘鄉沈晨軍營內。
一大早將士們還未起來,營房的后廚就已經開始在生火做飯。
沈晨也起床。
他昨日看公文到午夜,到日出末時才蘇醒,便披上了一層外衣,準備出去解手。
一拉開帳篷門簾,沈晨就愣住了,他沒有想到今天有大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拜城县|
义马市|
黑山县|
招远市|
新野县|
闵行区|
晋城|
河北区|
夏河县|
隆安县|
温州市|
景宁|
巫溪县|
崇义县|
西乌珠穆沁旗|
潼南县|
肇州县|
晴隆县|
庄河市|
都昌县|
元谋县|
北安市|
梁河县|
房山区|
湘乡市|
漠河县|
阿城市|
富锦市|
玉环县|
灌阳县|
太保市|
清水河县|
黄梅县|
娄底市|
奉新县|
镇平县|
胶州市|
东港市|
班玛县|
五河县|
交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