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送別-《三國之銀狐》
第(1/3)頁
世人多魯鈍,看不清楚事情的本來面貌,常常在真相未揭露之前就評頭論足,發表自己拙劣的觀點。
這種情況不止是在古代,后世鍵盤俠們搞網暴的時候都是如此。
只是區別在于,古代即便是當了鍵盤俠,由于沒有網絡給你隱藏身份,最后還是得線下面基。
然后就會出現一個很尷尬的情況。
真相沒出來之前,你叫得最歡最恨。真相出來之后,打臉也是打得最疼最腫。
正如衣帶詔之前,曹操都快被那些荊州士人吹成了圣人。
王俊作為曹操的舊友,那是一個一個濟世之才。桓階蠱惑張羨的時候,都把他比作齊桓公和晉文公了。
結果衣帶詔一出,曹操的本來面目彰顯在世人面前。原來手握的大義一下子消弭于無形,那些吹捧曹操的人,自然也就被打臉最狠。
不過跟后世那些鍵盤俠們毫無廉恥,噴完等真相出來就刪帖消失在網絡上不同。
這些士人都是現實里站在沈晨面前,噴完也跑不了,所以現在只能老老實實接受沈晨的訓斥,一個個像是鵪鶉般低著曾經高傲的頭顱,再無之前那般猖狂。
此番訓斥,沈晨也不奢望能夠讓這些人從此痛改前非,愛戴仁義之主,善待底層百姓。
只希望他的話能夠傳播出去,驚醒少數與他一樣,更關注底層,關注那些流離失所,艱難求生的黎民百姓,能有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志,那他就心滿意足了。
馬車緩緩行駛,出了城北大門,到達了襄陽碼頭。襄陽被漢江兩面包裹,如果南下的話,倒是不用渡江,但北去,一定要過漢江才可以。
此時碼頭上已經有很多人在等候,除了黃門亭過來搬運甲胄的士兵以外,還有司馬徽、鄧洪、諸葛亮、徐庶、周不疑等人。
之前沈晨去州牧府的時候,他們就知道將會有一場惡戰。不過他們都相信沈晨,知道他一定能夠戰勝他們,所以一個個也早就在這里等著,等著他的好消息,等著他的捷報。
現在沈晨來了,在他的身后,除了有一些因為剛才的演講而大受震撼,所以自愿跟著他過來的士子以外。還有很多百姓,都是隆中鄉周邊的鄉民。
這些鄉民們得知沈晨今日就要離開襄陽,北上抗擊曹操,因此早早地來到襄陽,之前是在鄧洪府邸門口處等待,等到沈晨出了鄧洪家,前往州牧府向劉表道別的時候,他們也一路跟隨。
之前沈晨的話他們都聽在耳里,記在心里。本就對沈晨在隆中鄉眭亭教書育人,在鄉野稱賢的事情感覺到尊敬,但今日聽到他的肺腑之言,才令人無比震撼。
因而即便是離鄉再遠,也愿意來送送沈晨。
所以當沈晨下了馬車的時候,看到碼頭已經是人山人海。有隆中鄉的鄉民,有他教過的學生,有理念相同的朋友,也有喜歡他的大儒名士。
“阿晨!”
鄧洪見他下車,第一個迎上來說道:“如何?”
沈晨笑道:“衣帶詔的事情如今已經傳遍襄陽,對曹賊欺凌天子之事,舉州共憤,那些腐儒,也已經無話可說了。”
“那就好。”
鄧洪高興地點點頭:“我就知道阿晨沒有錯,曹賊上欺天下,下屠黎民,此等國賊,豈能稱雄于世?那些迂腐之徒,就該無話可說。”
“不止呢。”
旁邊有個沈晨的學生,叫謝暉,立即說道:“師君出了州牧府之后,那些儒生們群起而攻,皆被師君訓斥,師君走的時候,他們還說恭送沈先生。”
“哦?”
鄧洪忙道:“怎么回事?”
謝暉就繪聲繪色地剛才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
沈晨也沒攔著,笑瞇瞇地看著他。
這個孩子原名叫謝小蝤,十三歲,因為他家從事樂工,所以名字是三個字,是標準的底層賤民。
后來拜師沈晨,沈晨給他取名謝暉,寓意為從底層黑暗走向光明。
其實現在沈晨的學生已經非常多了,但固定的很少。
送來讀書的都是底層百姓家庭,平日里生活極為艱難,農閑的時候讓孩子來讀半個月書就已經很不容易,更別說常年跟在他身邊。
所以到目前為止,真正從前年辦學開始,一直跟在他身邊學習的人只有周不疑、謝暉等少數幾個學生。
這些人要么像周不疑家是官宦豪紳這類良家子,要么是謝暉這樣雖然是賤民,但從事醫工、樂工等還算賺錢工作的人,平民不多。
其中又以周不疑學得最好,只是他今年才八歲,難以承載他的學說,因此也只能盡力培養其他人。
謝暉把事情原委說給眾人聽之后,司馬徽感嘆道:“我從很久以前,就覺得阿晨的學識和見識應該能為天下楷模。今日果然就應驗了,從此之后,荊州名士之冠,非阿晨莫屬了。”
“先生謬贊。”
沈晨向司馬徽拱手道:“我只是踐行我心中的道義罷了,天下人做不到,是因為他們還不理解我的志向,唯有先生你們是清楚我的。”
八歲的周不疑昂起腦袋,認真說道:“師君之言,令人深思。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夠像師君一樣,踐行仁義之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邢台县|
冷水江市|
柯坪县|
永康市|
阳东县|
五莲县|
临朐县|
上杭县|
依安县|
湖口县|
卢龙县|
博野县|
庄浪县|
西畴县|
扶绥县|
遂平县|
新建县|
通州区|
且末县|
成武县|
丰镇市|
郁南县|
枞阳县|
旅游|
云南省|
家居|
云阳县|
宝山区|
泸溪县|
延边|
绩溪县|
县级市|
大安市|
绥江县|
乳源|
承德市|
隆安县|
江北区|
富平县|
边坝县|
岳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