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零三章 辯論-《三國之銀狐》


    第(2/3)頁

    “那是當然。”

    沈晨來到大廳門口,眼神威嚴,目視諸多儒生:“既是論經,我自是不懼,此番坐而論道,那便來罷。”

    說著令人拉來席子,就地盤膝而坐,示意他們也坐下來談。

    身后學生們看著他的背影,只覺得老師霸氣外露,一個個都以極為崇敬的眼神看著他。

    從春秋戰國一直到漢代,華夏文明就構造出了一個以農業文明為生產方式,強調中央集權,建立在“忠孝”文化之上的社會等級秩序。

    而在這樣的社會秩序之下,就延伸出了猶如金字塔一般的森嚴等級結構,特別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這種等級到達巔峰。

    自上到下,天子,三公九卿,高門權貴,再到地方太守,縣里豪族,每一層都仿佛一個艱難跨越的臺階。

    底層百姓能夠接觸到的,甚至都不是那些地方縣令、縣里豪族,而是鄉中有秩、亭長、鄉老。

    沈晨招收的這些學生都出身貧寒,社會地位非常低,即便是一個鄉亭的亭長或者鄉老,在他們眼中都是可以決定他們生死命運的大人物,更別說那些縣里世家豪族。

    豪族的馬車路過鄉亭,即便是靠近都不得靠近,不小心沖撞了他們,甚至就有生命危險。

    所以在他們看來,這些都是他們平日里幾乎無法觸碰的大人物。

    可正是這樣的大人物,如今卻被他們的老師這般呵斥、教訓,怎么能不讓學生們激動,不讓他們覺得讀書有望,讓他們覺得自己未來可期呢?

    那邊來上門挑釁的士子們倒是不知道沈晨的作派振奮了他的學生,他們只是覺得沈晨讓他們很厭惡,當下也是一個個義憤填膺,開始上前就坐,呼呼啦啦在院子里坐了滿地。

    沈晨買下的這個宅院占地兩畝,前院非常大,約有二百來平,院子里還種了幾顆大樹,夏日綠茵茵的,青石板鋪的地磚上整整齊齊擺放了十多張席子,因為沒有想到來這么多人,所以其余諸生就只能站著。

    搶到位置就都坐在沈晨對面,沒有搶到位置的就先排隊,看熱鬧的鄉民和士子就在周邊圍觀,沈晨的身后則是他的學生,整個院子二百來平擠滿了觀眾,紛紛想看一場精彩絕倫的辯論大會。八1中文網

    “請了,在下鄧縣廖柏,字長松。”

    第一個年紀大約三十歲上下,是個面容清攫,留著山羊胡的青年。

    沈晨沉聲說道:“徐州襄賁沈晨,足下請了。”

    廖柏問道:“不知小郎治何經典?”

    沈晨笑道:“先生自說便是。”

    言外之意,就不圈定內容,這讓廖柏頗為不高興。

    當時文人主要是治儒家七經,一般士人治一本就要研究很久,只要研究得比較透徹,才能學其它。

    甚至有些人根本不學其它,直接一本書研究到老,比如陳國名士潁容,就專門研究《春秋左傳》,在這本書上的成就就非常大。

    而只有真正的大儒才能夠將多本經書研究清晰,沈晨這話的意思是,你盡管出你的問題,七經我都能搞得定。

    能來打頭陣肯定有些本事,這廖柏治的是論語,本來一開始還想溫和一點,先慢慢來,但他被沈晨的狂妄氣到,當即說道:“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小郎欲意何為?”

    這是在暗罵自己蠱惑人心,沈晨當即冷笑道:“不知先生說的是哪些?”

    廖柏向北方抱拳道:“群臣綱常,枉顧朝廷。國家何以知帝亦稱天子,以法天下也。這世上豈有不尊上之理?此非無君無父乎?”

    他說的這一套就是在白虎觀會議當中,由當時大儒整理,班固整理出來的《白虎通義》,也是影響了后來兩千年封建文明的主要經典,提倡三綱五常,對宋明理學有著深遠影響。

    按照后世的話來說,這本書就是宣揚維護封建統治的枷鎖,束縛人民精神的鎖鏈,為華夏兩千年封建制度,神化封建秩序和固化等級階層奠定基礎。

    沈晨自然清楚廖柏的意思。

    曹操手里有劉協,就是奉天子名義去征討四方,他去對付曹操,就是違背了朝廷的意愿,違背了天子的意愿,在當時,這叫做亂臣賊子。

    雖然明知道這套所謂的忠君思想是維護封建統治的糟粕,但沈晨是不可能去反對的,所以他必須另找角度。

    思索片刻,他冷聲說道:“按照先生的意思,曹操既是天子咯?”

    此言一出,頓時掀起軒然大波。

    廖柏瞬間傻眼,連連擺手道:“你莫要胡言,我絕無此意。”

    “大但,沈晨你豈能說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話。”

    當即就有人大聲呵斥。

    那些來找茬的士子群情激憤,紛紛指責沈晨。

    周圍百姓和圍觀的士子也是一臉驚訝地看著沈晨,沒有想到他居然敢說出這樣的話來。

    后世人可能不理解這句話在當時造成的殺傷力,如果舉個例子的話,這跟在清朝喊反清復明沒什么區別。

    不過漢朝很少以言治罪,曾經有大儒轅固生說過比這還出格的話,一樣屁事沒有。

    所以只要你能說出道理來,是沒什么問題的。

    就聽得沈晨漠然道:“這是廖先生之意,與我何干?按照他的意思,我出兵抗擊曹操,既是違背朝廷,既是亂了群臣綱常,我想問問,曹操出兵南陽,可有天子名詔呀?”

    “曹司空言稱奉天子名義。”

    有人說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