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或許不如張遼張郃,但放東吳也是能擠進前五的男人。 因此此刻與二十四名將里最水的張繡酣斗得厲害,雙方大戰數十回合,張繡就已經隱隱有些不敵。 雖說張繡名列榜單之上,但其實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戰績,只是因為他率軍殺了典韋曹昂才列入二十四名將當中,本身武力不過二流水準,跟曹洪打還是頗為吃力。 只不過張繡也知道現在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候,必須拿出十二分本事把局面扳回來,所以也是用盡了吃奶的力氣和曹洪打。 雙方正激斗間,韓浩率領的軍隊就已經抵達了西涼軍右翼,此時西涼軍完全沒有做好調整,倉促與希冀側翼的韓浩交戰,陣型頓時一片大亂。 “往后撤,往后撤。” “那邊快補上兩什人馬,敵人要殺進來了。” “堅持住,我們的援軍馬上到了。” 西涼軍的臨陣反應力和執行力雖然慢一拍,但士兵卻極為悍勇,頗有血性。 畢竟這些人可都是跟著張濟從關中那個養蠱盆中殺出來的悍卒,說是百戰老兵也不為過,自然不可能一沖就垮。 只是終究由于自己陣型問題,導致被人找到破綻,一陣沖殺之后,已經是節節敗退,即將崩潰的局勢。 好在鄧昭姍姍來遲,在張繡左后方西涼軍馬上就要敗退的節骨眼上趕到,幫助他們穩住了陣腳。 “諸位不要驚慌,先穩住,援軍來了。” 鄧昭騎在馬背上,左右揮刀,砍翻了一名背對他的曹軍,第二刀被曹軍格擋,另外一名曹軍差點把他從馬背上捅下來。 曹軍士兵的戰事素養和配合還是讓他很吃驚,好在黃門亭士兵也是訓練了兩三年,配合緊密,關鍵時刻旁邊有族人幫忙格擋,才讓他免于犧牲。 在與身邊十幾名族親一起配合殺了五名曹軍,將這片區域肅清之后,鄧昭騎在馬背上大喊:“曹軍敗了,曹軍敗了,大家一起喊。” “曹軍敗了,曹軍敗了,曹軍敗了。” 先是身周十幾個人喊,然后再擴散出去,變成幾十個人喊,到了最后黃門亭一千人全都開始鼓噪喊叫起來。 戰場上其實有無數雜亂的聲音,喊殺聲、嘶吼聲、慘叫聲、哀嚎聲以及各種刀劍碰撞,甚至是遠處江水波濤和風聲都能影響人的感官。 所以實際上除非遇到像張飛那么的大嗓門,普通的將領要靠喊把士兵們的士氣提升非常困難。 但如果很多人一起喊,就會把聲音聚集起來,擾亂敵我士兵注意力。 于是當“曹軍敗了”這句話響徹整個戰場的時候,雖然沒有擾亂曹軍的軍心,卻暫時穩定住了已經接近崩潰的西涼軍。 很多原本在往后撤的西涼軍,紛紛開始扭頭回來繼續參戰。 一時間西涼軍的陣腳也算是被穩住。 只不過曹軍絲毫沒有受到影響,一邊呼喊著“張繡敗了”,一邊繼續開始對側翼的西涼軍發起猛攻,雙方陷入了僵持階段。 之所以雙方都要互相喊對方敗了,主要就是從春秋戰國開始,這就是提升士氣的最好辦法。 后來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出現,就出現了所謂的主將大纛(dao)。 一旦對方喊敵人敗了,士兵們會本能去看一眼大纛,大纛還在,那證明主將還在,軍心就不會產生動搖,繼續拼殺。 但也有反面教材。 淝水之戰苻堅打算稍稍往后退一點,等晉兵過河的時候,趁勢半渡而擊。 結果朱序大喊一聲“秦軍敗了”。 由于苻堅的部隊太多,太臃腫,導致大量士兵根本看不到大纛在哪里,原本雙方都還沒有交手,晉兵就喊“秦軍敗了”。 于是前方的秦軍以為真的敗了,紛紛往后跑,后面的秦軍不知道咋回事,還在往前繼續進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