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十三章 考校-《三國之銀狐》


    第(1/3)頁

    劉表穿著寬大的儒士服,頭冠并不是諸侯常戴的冕冠或者委貌冠,而是儒生們常戴的三梁進賢冠。

    其實鄧洪也戴進賢冠,但他戴的是一梁。

    所謂的梁就是架設在冠頂像橋梁一樣的東西,儒生們往往會用這樣的方式來區(qū)分學識。

    如果你頭上的進賢冠有三梁,就說明你是公認的有識之士或者高門權貴,比如大儒世家之流。若你不是權貴或者沒有學識而戴三梁進賢冠,會被人恥笑而丟失名望。

    不過劉表也并沒有因鄧洪頭上的進賢冠只有一梁而輕視,他大前年才剛定荊州,今年還跟劉璋打了一仗,正準備休養(yǎng)生息,廣納人才,所以時常考校荊州褚生,拔擢為官吏。

    鄧洪是黃祖舉薦而來,且還是新野鄧氏名門之后,自然能夠得到他的重視,希望這是一個有用的人才,因此也是很樂意見到他。

    只是沒想到鄧洪進來公卿府邸,身邊還帶著一個小孩,令人詫異。

    “鄧洪、沈晨見過使君。”

    鄧洪和沈晨進入中廳之后,按照慣例先向劉表請禮。

    劉表點點頭道:“坐。”

    等他們坐下后,劉表就問道:“你是新野鄧氏之后?這小孩是你什么人?怎么姓沈而不姓鄧呢?”

    鄧洪答道:“回使君,元侯是洪的烈祖,天祖為敬侯,高祖和曾祖都世襲葉侯,安帝時曾祖被迫自殺,祖父帶著家人們遷移徐州,至今已有三代,族譜記載詳細,皆可以考證。阿晨是我堂兄之女所生,為我從外孫,自幼聰慧過人,因此貿(mào)然帶他拜訪,還請使君恕罪。”

    他嘴里說的元侯就是鄧禹,鄧禹是鄧洪祖父的曾祖,也就是六世祖,到鄧洪這一代已經(jīng)是第七代,他爺爺?shù)臓敔斒青囉淼诹鶄€兒子鄧訓。

    鄧訓生葉侯鄧悝,鄧悝的長子鄧廣宗繼承了葉侯之位,因為鄧太后病死,漢安帝親政,開始迫害鄧氏。

    當時鄧家在朝中高官無數(shù),列侯達七八人之多,結果一朝喪失權力,上層死的死被罷黜的罷黜,大將軍鄧騭、其子鄧鳳、葉侯鄧廣宗、西華侯鄧忠以及河南尹鄧豹、舞陽侯鄧遵、將作大匠鄧暢等被迫自殺。

    他們死后,下面的晚輩也遭殃,不得不逃離京城洛陽以及新野地區(qū),遷移至各個地方安頓。鄧洪的爺爺就是葉侯鄧廣宗的兒子,在鄧氏被牽連之后,遷移至了徐州黃門亭。

    所以追溯一下的話,大概七十年前鄧洪祖上還是很顯赫的。只不過畢竟過去了那么久,時過境遷,落毛鳳凰不如雞,原來的權勢早就沒了。

    聽到鄧洪的話,劉表不置可否地點點頭:“原來如此,這倒無妨。既然爾等已經(jīng)遷居徐州,為何又要回來呢?”

    鄧洪苦澀道:“關東大亂,兗州牧曹操與徐州牧陶謙不睦,雙方互相攻伐,致使徐州破敗,后來曹操屠戮了徐州數(shù)縣,死傷百姓數(shù)十萬,尸體堵塞河道,泗水為之不流,若再待下去,宗族就要滅亡了。”

    “竟有此事?”

    劉表大為吃驚道:“這曹操不修德行,遷怒無辜百姓,非仁道也。”

    鄧洪說道:“正因如此,宗族才決定回歸祖地。如今這天下,也只有使君的荊州民富州強,這都是因為使君內(nèi)修仁義德行,外行王道稱霸所致呀。”

    稍微吹捧了一下劉表,劉表果然大悅:“哈哈哈哈,我乃宗室子弟,替天子牧守一方,自然要盡心盡責。汝既然是名門之后,想必也應該通曉經(jīng)義,不知道治何經(jīng)典?”

    “論....論語。”

    鄧洪有些不好意思,當初逃難的時候家中不能帶長篇書籍,只能帶《論語》《周易》這類短篇書,所以看的書其實很少。

    劉表想了想就說道:“那你來說說,“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應當作何解?”

    鄧洪瞥了眼沈晨,回答道:“這是先賢在告誡世人,應該正言正行,謹言慎行。”

    “就這些嗎?”

    劉表有些失望,這不是世人都知道的事情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理县| 南靖县| 宜昌市| 新乐市| 延庆县| 开封市| 榆林市| 乌苏市| 宾川县| 宜宾县| 威海市| 毕节市| 郴州市| 淄博市| 嘉鱼县| 嘉兴市| 黄浦区| 左云县| 富民县| 阳泉市| 布尔津县| 镇赉县| 珲春市| 石家庄市| 阿拉善盟| 桂东县| 德令哈市| 永丰县| 岳普湖县| 扬州市| 忻城县| 康乐县| 烟台市| 昭觉县| 华池县| 新和县| 游戏| 梨树县| 锡林郭勒盟| 体育| 张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