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春祭-《犁漢》
第(1/3)頁
大桑里,城陽景王祠。
從早上開始,這里就喧囂不斷。
里社的男夫們,穿上了過節才穿的麻單衣,有幾戶家里比較殷實的族人,甚至還著了履,雖談不雅。
但在一眾穿著草鞋,腳縫中還夾著泥的同族中,還是鶴立雞群。
大桑里的城陽景王祠,并不是家祠,大概在新莽末年,從瑯琊郡的莒縣傳過來的。
當時大桑里附近的五個里魁,在鄉三老的提議下,一起出資出丁,營建了這座王祠,專門用作祭祀四時的祠堂。
至于為何把城陽景王祠立在大桑里,明面的原因是大桑里正處附近五個里社中心位置,大家來往都方便。
但大家都知道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當年主持營建的鄉三老,姓張,就是大桑里張氏的始祖。
張沖帶著大胡子遠遠走來時。
大桑里的族人正按著規矩排著隊伍,還有幾個薄行浮浪的,就蹲著祠堂邊,好趁著門子不注意,溜進去。
這時候,里社的草席匠度滿,也吭呲吭呲趕過來了,他沒看到身后的張沖。
他雖然姓度,但也是大桑里人,本家在隔壁東平陵,東平陵是濟南國的治所,算得上是大邑。
延熹九年的時候,大旱,縣里活不下去,他爺爺帶著全家,沿著濟水,一路乞食,投靠了嫁到大桑里的女兒。
度家靠著一手編織草席,草鞋的好手藝,很快就融入到了大桑里,十幾年過去,已經和大桑里人沒區別。
所以,今天社里祭春,他也來了。
昨夜下了點小雨,社里的路已是泥濘。
度滿趕過來的時候,正看到前面幾個相熟的,正用竹片挑著鞋底下的爛泥。
度滿接過前面一麻衣麻履青年手中的竹片,邊挑泥邊對他逗趣:
“你知道,有種鞋專門在鞋底下包著木,走在路上,一絲灰塵不帶。這鞋只能人家貴人穿。俺……”
“知,知,你講過八百回了。你說的,你爺爺當年還在東平陵的時候,給王做個這鞋。俺就想不明白了,都給王做活,咋還來俺們這哩?”
度滿被麻衣青年一陣搶白,顏色不變,只是轉口,就問了句:
“你在這做甚,你不是吹鼓手嗎?這社里這么大的事,沒喊你去吹吹?”
麻衣青年臉都漲紅了,看度滿還用著自己的竹片,一把就搶過來,氣急道:
“度大滿,你休瞧不上人,‘恁個雀,知道個啥雕?’
當年,絳侯也是俺這樣的吹鼓手,不還是做了好大的事。
現在,里魁和那個張鐵戶,瞧不上俺,說請了城里人,鄉里人的手藝就不上席面。俺呸!”
說完還不解氣,就要把裹著泥漿的竹片往度滿單衣上蹭。
度滿色變,靈活的躲避,嘴里還不饒:
“哈哈,你個慫,笑死俺了。沒讀過經,學啥博士?還‘恁個雀,知道個啥雕?,人叫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你是去城里讀過,咋咧,不也沒做成博士,還不是回來了。”
吹鼓手叫張旦,是度滿伴當好友,從小一起長大的。他嘴快,直接就禿嚕了這句。
本來嘻嘻鬧鬧的度滿沉默了,張旦也后悔嘴快,但不知說什么來安慰。
就在這兩人沉默時,前頭人群中爆發出一陣爭吵。
爭吵來自祠堂門口。
這兒原先是平整的黃泥地,但因為昨夜的雨,現在已經濕濘。
所以,幾個機靈的族人,就一起拉來了輛木板車,車下再用五六包裝滿土的麻布袋一頂,一個簡易的臺子就搭出來了。
之所以折騰這番功夫,全因為眼前這位身著直裾袍,發包葛巾的老文吏。
他是本鄉來的鄉佐吏,大桑里的族人都認識他,都叫他“劉一腳”。
只因為每年鄉里幾個佐吏來大桑里征收谷租的時候,只有他踢谷斛的時候,總是那淺淺的一腳。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营口市|
景德镇市|
渝中区|
柳河县|
廉江市|
扶余县|
获嘉县|
卓尼县|
绥化市|
错那县|
泽州县|
鄱阳县|
渝中区|
志丹县|
双鸭山市|
甘孜县|
隆昌县|
阳东县|
东方市|
宁南县|
北碚区|
洛阳市|
桂东县|
惠东县|
丹棱县|
桂平市|
泰宁县|
陆良县|
禹州市|
封丘县|
娄烦县|
兰州市|
镇赉县|
毕节市|
莲花县|
合阳县|
如东县|
天津市|
建德市|
阿坝|
林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