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聽說電腦又叫計算機,和算盤一樣就是用來計算的,也沒有什么神秘的。”王衛東說道。 “我兒子給我弄了一個外國計算器,我用慣了算盤就把它扔在家里,就是那個東西嗎?”王素珍問道。 “應該比計算器復雜一點。”王衛東答道。 再過幾年國內才出現計算機類的雜志,一色的銅版紙印刷,看著就特別的高大上。可是現在王衛東連一張關于電腦的照片都拿不出來。 “我估計米國人就是用電腦統計一下咱們這個女排運動員的打球習慣,比如說鐵榔頭跳起來扣球習慣扣在什么地方,她們能夠提前做好準備,梁艷跳起來習慣于傳球吊球還是打時間差,她們也能提前做好準備。”王衛東解釋道。 王素珍似有所悟的點頭說道:“按你這么說雖然不像他們說的那么神乎其神,可還是很有用處的。將來我們國家也要生產電腦!衛東,你要好好干,興許有一天咱們工廠也能生產電腦!” 王衛東一時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從生產收音機到生產電腦,這個跨度也實在太大了。 也許是看出了王衛東的為難情緒,王素珍說道:“你們年輕人就是有畏難情緒!你看看咱們國家從一窮二白到現在不是什么都有了嗎?只要能艱苦奮斗什么困難都能夠克服!” 王衛東還是不知道說什么才好,他覺得王老太太這些話既對又有什么地方好像不對。 說到這里,王素珍拿過人造革拎兜從里面拿出一大疊類似鈔票的東西放在桌子上說到:“該說正經事了,衛東啊,你跟工人們熟悉,在他們心里威望高,所以還是要由你來做這個思想工作,舍個人為集體,舍小家為國家嘛,現在國家有困難,我們就應該放棄個人利益去支持!” 聽見王素珍的話王衛東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把那些類似鈔票的東西拿在手里看了看,原來是國庫券,有十元的,還有五元的,都是五年期的。 “平均到個人每人不到十塊錢,支援國家建設嘛,再說利息比銀行里的還高。”王素珍說道。 王素珍的老伴兒是抗日時參加革命的老干部,兩個人加在一起工作有兩百多,每一個月二十來塊錢的國庫券當然無所謂,可是那些殘疾工人一個月要拿出將近十塊錢來換國庫券負擔就很重。 “王姨,這些國庫券一共有多少?”王衛東問道。 “一共二百七十塊錢,以后每個月都有,這是上面交代下來的任務!”王素珍答道。 王衛東想了想說道:“就把這些國庫券都換給我吧,我現在家里還有一千多塊錢。” 他指的是春節前王素珍交給他的一千塊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