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現在有兩件事要馬上做,那就是生產那臺專門針對結婚采購的大收音機。 結婚的三大件里就有收音機這一項,王衛東這一次到哈市找黑商院老師設計的這臺收音機外殼莊重大氣,很能吸引眼球,現在柜臺里擺的收音機可能是七八年前甚至十年前就定型生產的,這么多年一直就沒有更改過,看著就覺得老氣過時。 所以從外形上王衛東要生產的收音機超過這些收音機一大截。 而收音機的內部結構卻很簡單,基本上比現在正生產的收音機就多了一個喇叭和變壓器,實際上這臺收音機主要就是賣一個殼子。 結婚的時候買一個這么大的收音機擺在家里一定能讓新媳婦和娘家人滿意! 現在終于可以自己定價了,王衛東決定這臺收音機定價五十塊與其他擺在商店里的收音機價格上差不多。 “先做五十臺樣品出來,還是用創業這個牌子往外銷售。現在重要的是要把那臺能夠收聽電視的收音機做出來,你現在的任務就是按照圖紙去做收音機。”王衛東對劉建國說道。 “收音機做出來后如果效果不錯,你馬上把這臺收音機的所有元件列出一張表,我向無錫的那家鄉鎮企業按一萬套采購。”王衛東接著說道。 無疑那臺大收音機更好制造,電子元件就用已經下撥的本來用于生產便攜收音機的元件,最主要的是把收音機外殼生產出來。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王衛東決定把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他父親王海富,讓他帶著幾個退休老工人生產大收音機外殼。 五天后王海富把一百塊錢交給老婆李玉鳳。 “這么多,五天就賺了一百塊錢!看來衛東對你還是很大方的。”李玉鳳驚喜的說道。 王海富臉上沒有表情可是在他心里對王衛東卻有很大怨氣! 做五十臺收音機的外殼聽起來不多,可是干起來很麻煩,前面是鐵的,四周是木板粘合,要仔細的用砂紙打磨又上了三遍漆。 王海富剛開始的時候建議兒子用五個人干,可是王衛東不同意,只讓他找兩個老工人干這個工序復雜的活。 王海富沒有退休的時候在工廠里干這么多活至少要十天,累了喝喝茶水抽根煙,慢慢干嘛。 可是現在是計件,早干完早回家,他和另外兩個老工人都想早一點干完所以很少休息。五天下來干的腰酸背疼! 王海富這個國營工廠的老工人很不適應這種工作方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