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幾十年后的邊境國門各個都是高大宏偉,而芬河市的第一代國門就建在一條通往邊境的土路上。 土路兩邊各有一個水泥墩,其中一個水泥墩上設置著一個鑄鐵擋桿,和鐵路道口能夠抬起來和放下的擋桿一模一樣。 王衛東姚啟明和另外一個人在接受出境前的嚴格檢查,三個人帶的東西都不算多,很快就檢查完了。 這時候邊境人員把三個人的證件交還到他們三個手里,示意他們出去向對面走。 這幅場景像是電影里兩個國家間在交換戰俘或者是諜報人員。 檔桿緩緩抬起,三個人心情忐忑的走過檔桿,在走到檔桿下面的時候王衛東回頭向幾十米外的歐小陽揮了揮手。 他們三個現在還有一關要過,那就是對面邊境人員的檢查,王衛東已經看見對面幾個戴著綠色大蓋帽的人正在十幾米外看著他們。 “你們這是去哪兒?”一同出境的中年人問道。 “海參崴。”王衛東簡短的答道。 “我去雙城子,我們用蘋果換了一萬公斤大馬哈魚。”中年人答道。 即使過去了一百年,中國人還是習慣用中國名字稱呼那邊的地名。 簡單的交談中就走完了十幾米,站在對方邊檢內務人員的面前。 聽見一句急促的俄語,王衛東雖然聽不懂說的是什么,可是他馬上有一種馬上舉起雙手的沖動。 三個人被帶進室內進行檢查。 有三個人負責檢查王衛東,一個檢查證件,一個檢查身體,一個檢查行李,王衛東一米七五感覺自己已經很高了,可是在三個人高馬大的人面前還是顯得又瘦又小。 現在是一九八五年,不是幾年后那個千軍萬馬扛著大包過境的年代,如果現在王衛東身上套著兩三件雞毛羽絨服扛著一大包豬皮夾克,檢查的人一定像是看怪物一樣看著他然后把他按在地上摩擦。 雖然開始恢復貿易,不過兩個國家之間還保持著警惕,王衛東這一次來是做正規貿易的,他不想節外生枝,所以只帶了一點點這邊急需的物品。 檢查持續了七八分鐘才結束。 “符拉迪沃斯托克?”一個軍官問王衛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