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鑒于星靈和人類的摩擦日益頻繁,且人類邊境屢屢受到星靈的“凈化”。帝國軍部下屬訓練與條令司令部專門于三年前為帝國軍野戰條令新增了總結自母巢之戰經驗的二十四冊針對與星靈作戰的野戰條令。 該條令經常會根據所遭遇星靈的戰斗經驗和發掘的新情報進行針對性修改。但是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和星靈的交戰中,要盡可能發揮人類在陸地火力方面的優勢。 不論是達拉姆星靈,薩古拉斯星靈,早已絕跡的凈化者星靈,還是塔達林星靈,都有一個無法忽視的問題,就是缺少成批的遠程火力支援單位。達拉姆星靈的金甲蟲勉強可以擔起這個重任,但是金甲蟲數量根本不足以成批配備給每一支部隊;巨像作為支援單位體積太大,在戰場上有著“子彈磁鐵”的美名;塔達林的先鋒倒是可以,但是射程太近,完全無法擔任炮兵的職位。 在排除空軍影響的因素下,單純的地面戰斗中,擁有遠程火力支援的人類在一定距離范圍內有著相當大的優勢。面對缺乏炮戰能力的星靈,可以在其進入一定距離之前造成相當程度的殺傷,亦或者在面對星靈堅固的防御工事時,可以給其對星靈的攻勢造成毀滅性的破壞。 但是當戰斗進入到短兵相接的時候,即200米以內時,對于人類來說局勢就是完全反過來了,因為星靈的大部分單位此時已經進入了有效射程,部分單位甚至在500米開外就直接開火了。 巨像則是單獨有一章進行詳細討論。這種單位對于人類來說實際上要更好應付一點,因為其本身體型過于巨大,很容易發現,也極其容易集火。在其進入熱能槍射線前就會被人類單位的集火消滅掉。因此那一章節主要是在講如何規避巨像的有效射程,畢竟真要進入射程的話,熱能射線槍的威力還是很強的。 實際上,帝國軍部還專門成立過一個調研小組,專門研究巨像這一星靈的戰爭兵器。作為星靈一族之中及其罕見地只是為戰爭而生的兵器,傳聞是可以消滅文明的兵器,人類始終相當重視。但是巨像本身不僅數量稀少,而且幾次接觸,巨像都會因為目標巨大顯眼被人類的遠程火力和空軍火力集火干掉,反而沒能試探出多少巨像的真正威力。 很多帝國軍事學家對此困惑不已,完全不理解黃金時代的星靈帝國為什么要設計這樣巨大且容易受到集火的軍事單位。反觀帝國的雷神,雖然同樣體型巨大,但是很明顯可以看出整體結構仍然是朝著扁平的方向上設計的,盡量減少自己的垂直高度和受擊面積。 拋開巨像不談,其他的星靈單位對于人類來說更有威懾力。 狂熱者是星靈的基礎單位,也是星靈陸軍的主要組成力量。其特殊能力是會在進入一定距離后,迅速化作一道能量幾近瞬移到敵人面前,然后用手中的靈能利刃直接將敵人劈成兩半。 對付狂熱者最忌諱地便是轉身逃跑——因為不論是什么人都快不過狂熱者的沖鋒,還不如放手一搏來的痛快。而狂熱者本身的裝備并沒有多強,如果對方的護盾被擊碎的話,陸戰隊員手中的c-14步槍照樣可以對狂熱者造成有效殺傷。他們所需要注意的是狂熱者精湛的戰技和冷不防的沖鋒,還有盡快擊碎他的護盾。 “5號倒下!”班長傳來了怒吼,“右邊,50米,星靈狂熱者!” “接敵,左邊70米,星靈狂熱者!” “星靈狂熱者已擊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