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港區(qū)到大燈塔,需要50小時左右。 從游艇下來的時候,淋了3個小時雨水的霍山全身凍僵了,整個人發(fā)紫。 大燈塔,應(yīng)該叫魔都大島。 一個五平方千米的高墻圍起來的人工島嶼,中間佇立著一根擎天大燈塔。 在飛星來臨的時候,巨大的海嘯淹沒了整個魔都。 待海水穩(wěn)定以后,這片低于海平面3米的區(qū)域,被人們用混凝土填滿,再在周圍修一圈高墻,用來給周圍的船舶提供占時的停泊點。 這個停泊點,沒有專門的海警入駐,于是有些非法的船只也會停泊。 東方紅,太陽升。 巨大的紅日,如同猩紅的眼睛,貼著海面碾壓過來,整個海島在這無窮巨眼注視下,進行著貿(mào)易。 霍山繞著島嶼,找了個偏僻的地方,一踩油門,直接插進去。 上了岸,便棄了這游艇,去偷渡的非法貨輪區(qū)。 5km的半橢圓形島嶼,說大不大說小也確實不小,找一個人就有點難辦了。 貨輪集散地區(qū)在東面的一個峽灣,距離這里大約有兩公里。 霍山看了看天上的太陽,大致地推算了一下時間,有點晚,不知道還趕得上不。 早上的太陽,溫柔地撫摸著大地。 將這不多的陽光賜予這世間,一并而來的還有時間。 細碎的陽光從葉間漏下來,在霍山的黑衣上畫著斑駁。 霍山負手,慢行在這雨后的早晨,其所未有的舒適感。 海鳥盤旋,海風(fēng)呼嘯,將那一聲的黑衣吹得翩翩飛舞。 霍山不急不徐地往貨輪區(qū)趕,路上還掏了個手機出來,對著按鍵一頓輸出。 東面的貨輪區(qū),靠岸的都是些不大的,幾百噸到幾千噸不等,大一點的靠躉船,小一點的直接停靠。 密密麻麻靠了二三十來只。 但是都不是很近,這海港里雖然說都拋了錨,海風(fēng)大一下,靠太近也會撞到一起,嚴重的話船就沉了。 很壯觀。 碼頭的工人操控著叉車,將固定的輸送管道拉倒牽引船上,給來往的船只小規(guī)模補充物質(zhì)(主要是油料)。 沿著碼頭,有幾幢房子,一些是碼頭工人的,另一些還是碼頭工人的客房,但也有些不知道怎么來的人入住(偷渡客)。 霍山最主要要查的就是,這個房區(qū)的入住記錄。 因為集裝箱換到客輪,大概率是在這里換船,一但要換船,就極有可能入住這里。 全島一共兩個酒店。 東面的貨輪區(qū),就一個一夜情旅店。 望著這個讓人有些浮想聯(lián)翩的店名,霍山駐足良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