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天晚上,聯合指揮部中的一封緊急工作聯絡單遞交到了上層那座紅色建筑的小房子里,隨后又帶著簽字走到了商務部門,兩小時后,一封正式函件已經通過加急方式遞送到了所有相關公司的桌面上。 尚海陸家嘴,嘚國最大的光刻機及特種玻璃生產商肖特公司駐大中華區辦事處里,幾名高層正在討論。 “對方遞送過來的正式函件你們都已經看到了,他們要求緊急采購一批高純度玻璃,用于制造位于歸州的深空望遠項目的關鍵儀器,采購數量很大,1200*1200mm的圓形透鏡就要采購400片,另外還有其他規格的透鏡。” “這樣的采購量基本要吃掉我們倉庫中存活的70%以上,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的存貨安全性。” “另外,一次性放出這么多的特種玻璃制品,對整個市場也會造成巨大沖擊,有可能會降低市場價格,整體對我們后續發展不利。” “所以,綜合考慮之后,結合公司財務辦公室的精算意見,我們建議有條件接受這次采購需求。” “條件是將采購數量下調到50片,另外價格需要提升50%。” “要知道,即使是50片的采購量,其實也已經達到我們月度出貨量的峰值了----我指的是在同類產品里面來說。” 說話的是肖特公司的生產副總裁里維斯,他在考慮合同時,更多的會考慮成本和收益的問題,如果一次交付沒有辦法使得收益最大化的話,他寧愿不做。 畢竟肖特公司生產的特種玻璃在全世界范圍內的替代品寥寥無幾,這是一個賣方市場,他根本不擔心一次拒絕合作會給自己的公司帶來多大的影響。 “里維斯,你的分析是對的,但是我認為,在跟華夏合作、尤其是這種官方項目的合作上,我們不能單單考慮利潤的收益,還要考慮在軟性界面上獲得的收益。” “這次對方的采購是要用于重點科研項目的,如果我們能幫助他們解決燃眉之急,很可能在下一次合作上他們仍然會偏向我們。我認為,哪怕短期會對市場造成沖擊,我們還是應該要滿足他們的需求。” “現在倉庫里的存貨還夠,其他不那么重要的訂單可以先向后推,優先保證華夏官方的供應吧。” 肖特公司的戰略副總裁艾利開口反駁道。 他在華夏多年,所執行的戰略也更多地偏向于與華夏合作,在過去的多年中取得了非常好的商業收益,所以話語權很強。 在他發言之后,里維斯也沒辦法直接反駁,但基于商人的本能,他仍舊想要再堅持一下。 “艾利,你說的是對的,但是我們也要考慮商業上的規則,我想,就算我們沒有完全滿足對方的需求,他們也應該能夠理解,畢竟我們是一家企業,我們也有執行上的難度。” “不如這樣吧,我可以再做一些讓步,不要提高價格,但供貨的數量一定要降下來,四百片實在太多了,我最多能供應......100片。” 艾利皺了皺眉頭,他還想繼續堅持,但會場中間的一個老人揮手打斷了他們的話。 “你們兩人的考慮都是正確的,沒必要再爭執下去了,這樣吧,200片,按照原價供貨,現在立刻答復他們的詢價。這次他們一定不止向我們一家公司詢價,我們不能讓別人搶先了。” “不過,200片這個數量,我相信愿意拿出來的人不多,這對公司的長期利益損害太大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