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8月8日,上午10點。 經過最后驗收,現場工作人員確認宮城1號臨時公路可以投入使用。 沒有慶祝、沒有剪彩,早就通過省級告訴公路到達這個小縣城的數百輛重型運載車輛轟鳴著開上公路,駛向他們的最終目的地。 宮城縣正山水電站。 在那里,他們將要花費半個月的時間,通過模塊化施工的方式,建立起一座先進的晶圓加工廠。 負責道路施工的人們早就已經把他們的車輛開到了路基外的荒地里,眾人目視著這些高達數米甚至十米以上的龐然大物蜿蜒前行,心中充斥著震撼和感慨。 “臥槽了.......這么大的機械,是要干什么???” “看著好像是建橋用的,你看到那個預制板了嗎?那應該橋面吧?” “瞎說什么啊,哪有橋面的預制板那么薄的?這應該是模塊化房屋,估計是要在山上快速建廠,就是不知道是用來干什么的?!? “哎,之前不是還說水庫那邊山上發現金礦了嗎?不會是真的吧?” “要是真的就好了,如果真有個金礦的話,那我縣里可真是要跟著發財了........” 人群中,一個情報組的成員微笑著聽著眾人的討論,并沒有上前阻止。 這些人不分晝夜地干了兩天,最后以驚人的效率完成了放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其他國家都無法完成的事情,無論是他們的意志、還是不問前程的奉獻精神,都讓他深感敬佩。 而此刻,在他們的任務完成之后,面對著這震懾人心的一幕,他們的討論也不過是出于極為樸素的向往和喜悅,實在是沒有必要煞風景地去提醒他們注意保密。 只不過,在場的所有人恐怕都不知道,他們鋪設的這條道路雖然不是通向金礦,但卻通向了一個比金礦更加珍貴的未來。 ...... 聯合指揮部。 陳昊已經收到了宮城臨時公路驗收通過并開始啟用的消息,重型機械已經進場,后續的建設工作會按照既定的策略按部就班地進行,葉舟提出的“從修路開始”的策略被證明是有效的。 但現在,在葉舟看來,他們還面臨著另一個問題。 光刻機所需要的頂級透鏡的材質,國內無法生產。 按照葉舟的圖紙,光刻機需要24塊euv吸收率低于5%的透鏡,這些透鏡的核心是特種玻璃,而能滿足要求的特種玻璃生產工藝,全部都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 葉舟的制造文檔中對這方面的工藝有所提及,但是要在短時間內完成生產和制造,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