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咱們人類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漫長歷程中,產生了語言,形成了思維,隨著語言和思維的日益豐富,原始的神話產生了;圖騰崇拜也隨之產生,人們不僅認為圖騰能保護自己,還會覺得圖騰是自己的先祖?!? “就好像龍,這是咱們現如今華、夏民族共同的圖騰崇拜,所以我們自稱龍的傳人嘛。但在春秋戰國時期時,圖騰崇拜不像后來那么統一。” “當時的戰國七雄,基本都有著不同的圖騰,不過多數在史料和文獻中都沒有明確記載,其中較為清晰明確的是秦國和趙國。” “因為秦國和趙國的圖騰都是玄鳥,這兩國都是嬴姓所建立的,再往前還有商朝,正所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商人,秦人,趙人都認為自己的祖先是玄鳥。” “魏國圖騰,就并沒有什么明確的記載和文獻可以佐證其圖騰是什么,學術界也是眾說紛紜,不過根據一些考古發現,普遍認為應該是虎。” “虎?”陳景聽得很認真,因為陳教授的講述深入淺出很有意思。 而且不是直接告訴他答案,而是讓他知其所以然,帶著教學的意思,這讓陳景心里拜他老人家為師的念頭更重了些。 不說其他的各種因素,如此學識淵博的師父,豈能不拜?。? “對,虎,但不是普通的老虎,而是和玄鳥類似的神話傳說生物,我個人人為,魏國的圖騰應該是陸吾?!? 陸吾,同樣源自《山海經》,出自其中的《西山經篇》,原文所載:“西南四百里,曰昆侖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神陸吾司之。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 簡單點說,這陸吾乃是昆侖山上的神明,人面虎身,長著九條尾巴,管理著天之九部和天帝園圃的時節,可以說是天帝的大管家,職位還不算低。 陳景聽完陳教授所言,心下暗自想著,招搖山是出自《山海經》,疑似魏國圖騰的陸吾也出自《山海經》,兩者之間的關聯,讓他不免有些認同陳教授的看法,陸吾就是魏國的圖騰。 那如果陸吾是魏國圖騰,當年魏國王室藏匿懸黎時,在招搖山上留下來的后手或標識之類,有沒有可能就同陸吾有關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