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可以說,曾經小小的形成了短時間壟斷。 后續陸陸續續有人加入進來分批發市場得蛋糕,丁力仁的風光才逐漸消退。 栗睿之跟著丁力仁干,剛過完年,就把當初跟栗凱之借的買房錢給還上了。 可想而知丁力仁能掙多少。 一年十萬都是往輕了的說。 丁力仁確實有資本看不上這累死累活掙不到兩萬一年去倒騰護膚品。 進口護膚品價格要賣得相對貴一些,主要是接受的人群太少了。 只有手上富余且懂得一些進口的女人才會樂意買單,普通人有錢的話,都是愛買國貨。 在信息傳播不發達的年代,聲名遠播的不就是雪花膏蛤蜊油? 那前十多年里,也就是六七十年代,雪花膏蛤蜊油還不是人人都愿意掏錢去買呢。 現在八十年代,分田到戶了,政策開放了,在選擇擦臉的產品上,誰不是第一時間想擁有一盒雪花膏? 郁美凈在這個時候也出現了。 國貨的選擇那么多,一般不會掏打錢去買什么進口玩意兒。 進口高價的護膚品在國內的受眾確實小了些。 需要再等個二十來年,到二零一零年后,進口護膚品才會掀起熱潮,代購也是那個時候應運而生。 代購最早在零八年出現,因為某個品牌奶粉事件,讓國產奶粉的公信力陷入危機,最開始的代購,是購買國外品牌奶粉。 而雖然人民消費需求的變化,代購代買的不僅僅是奶粉,包括了美妝日用甚至是服裝...... 到了一零年之后,代購最熱銷的是就是美妝類產品。 這點兒分紅在丁力仁看來確實是不夠看,但是栗蓉和趙青松的心情是一樣的,偶爾電話商量一下,不用東跑西跑,躺賺一萬多,要是丁力仁他們確定不要這條線了,栗蓉真的心疼又可惜。 心疼少掙一萬多。 可惜的是這條銷售的路。 你看啊。 在進口護膚受眾小的這個年代,丁力仁他們都能掙到這些錢,說明銷售能力很強,等到時候代購興起,不是能賺到更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