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按照姚千尋寫下的藥材名字,把藥材都一個一個的送到了國醫署。 姚千尋仔細的檢查了藥材,覺得都不錯,這次的藥材是從京城的給太醫院供藥的各大藥房里購買的,也都是最優惠的價錢和最好的質量。 藥材都放到了國醫署的藥材庫里,然后又買了很多的醫療設備和設施之類的,各種對付骨折的,各種藥棉,白紗布...... 每天都是一車一車的往國醫署拉,然后就都收好了擺放整齊了。 每天都有事情做,所以也就不是很想孩子了,干累了,晚上睡覺的時候也特別的快,所以還是沒有時間去想孩子。 皇上已經回復了,在姚千尋選定的日子,可以開張,所以大家就更忙了。 不只是把醫療東西都買好了,還到處去散布了傳單,讓京城的人都知道,在這個地方,朝廷開了國醫署,如果有生病的,就可以到國醫署去治療。 還寫了很多非常有吸引力的話,那些都是馮子坤想出來的,比如說是用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情,可以讓你遠離痛苦,還有就是國醫署里是師資雄厚等等。 把傳單發了出去,就有很多人抱著很好奇的態度。 國醫署是朝廷開的,這個就讓人覺得很是高大上的感覺。 可是為什么在京城都有了很多的診所了,又要開個國醫署,不知道是個什么意思。 而且國醫署的這幾位掛在門口的小畫像,上面的各位大夫都沒有聽說過。 馮子坤把幾位大夫的畫像都弄的小小的,放在了門口,意思就是把每個人的介紹寫下來,讓老百姓可以對癥找大夫。 比如骨科的-宋雨,婦科的-錢鐘婷和田才妞...... “你們看,這個小畫像上寫了這個人的所有的介紹,寫了醫治好了多少的人,這還很有趣。” “是啊,還把這個人擅長的是什么,就讓人都知道,生什么病了就去找什么人。” “這樣還挺有意思的,那我們那條街就有個人,嘴巴歪了,手也在抖,不知道能不能醫治好。” ...... 很多人都在圍著畫像議論,這話就被姚千尋給聽到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