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相當正規那種,啥幺蛾子都沒有。 理論上講,他現在就可以搬去新家住了。 不過嘛,曹志強并沒有興趣搬去金魚胡同那套新房子住。 原因很簡單,那邊離曹麗麗上學的地方太遠,不方便。 再者說,那邊屬于商業區,如果用來住人,太浪費,他現在有點舍不得。 因為他現在的自我感覺,還是個窮人。 沒辦法,在曹志強的感知中,資產不過億,那就是個窮人! 一個小目標都沒賺到,算什么有錢人。 相反,如果把那個處在王府井大街跟金魚胡同交叉口的四合院,全都利用起來,后面的房子也改成包間,全部整成賺錢的商用場所,而不是住人的地方,那才是日進斗金的賺錢機器。 所以,他之前就不理解,那個馬精文,當初干嘛只改造四分之一面積的南屋,只用四分之一的部分做生意,剩下四分之三繼續住人? 在曹志強看來,這是嚴重的浪費! 那四分之三的部分,要是改造成更大的廚房,更多的包間,或者更大更有特色的堂食飯廳,人流量得增加多少,又得多賺多少錢啊。 這么簡單的賬都不會算,難怪守著金山還吃土。 不過又一想,也不能全怪馬老板。 要是按照曹志強的計劃去改,光各種設施的添置,還有裝修費等等,那可就不便宜。 而且這樣一來,地方大了,客人多了,你一個人是忙不過來的,怎么也得請五六個服務員,廚師數量最少也得三個,還得請個保安加會計,這都是錢啊。 就是說,想要改造成曹志強心目中的那種餐廳,哪怕不算員工招聘費用,光裝修改造的費用,起碼就得過萬,馬老板估計是拿不出這筆裝修錢的。 沒錯,這個時期,房子是不貴,可裝修很貴啊。 貴的不是人工,而是材料。 什么鋼材、玻璃、水泥、磚頭,現在都是憑票供應,非常不好搞,老百姓自己弄,都得走黑市花大價錢買。 反倒是木頭容易搞,不需要票,可裝修不能全用木頭。 也是,這是1983年,像鋼材水泥這些東西,依舊是憑票限量供應的,都是供不應求。 得到1984年以后,國家正式對大量工業產品也實行價格雙軌制,這些東西才真正市場化,老百姓才更容易在市面上買到鋼筋水泥這些東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