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位駕駛員也就順坡下驢,罵罵咧咧的鼓囊了幾句,便專心致志地開起車來。 山路陡峭,崎嶇難行。 雖說這是通往縣城的大公路,可彎山繞水、坑坑洼洼的道路,著實讓乘客們苦不堪言! 漫天飛揚的沙塵、悶熱腥躁的氣息,讓這輛破舊的“嘎斯”車里面的所有乘客們,一個個身上都渾身汗濡濡的,人人神情委頓,各個狼狽不堪。 在破舊的客車上,忍受了將近兩個小時的顛簸,羅旋和劉富貴終于來到了縣城。 客車經(jīng)過縣城的街道,羅旋目光所及之處,其實并沒有想象當中的繁華熱鬧。 這座據(jù)說還是經(jīng)濟比較好的縣城,也就和一個放大版的紅星鄉(xiāng)差不多,沒多少現(xiàn)代氣息。 只見街道兩旁,都是低矮的泥巴墻房子。 其中偶爾夾雜著一間兩間的磚瓦房,就已經(jīng)算是縣城里,居民當中比較好的住宅了。 由于這條街道沒有硬化。 晴時漫天灰、雨天滿地泥。 原本房頂上青黑色的瓦片,有氣無力的趴在屋頂,布滿的厚厚的灰塵。 而房屋的泥土墻上泥漿星羅密布,客車和貨車駛過之時,濺起來一人多高的泥漿,將這些臨街的房屋墻壁、門窗都給涂抹的斑駁迷離。 看上去灰包狗舔一樣,著實難看。 也就是墻上涂寫著的那些標語,能讓人看到到一些亮色、能讓人的心情感覺暢快一點點。 看見那些滿墻的標語、口號,羅旋這還是心里第一次,對它們產(chǎn)生了一股親切感。 沒別的原因。 只因為涂寫標語的地方,用白石灰粉刷過,看起來更干凈整潔一些。這就與那些東一塊泥漿、西一坨泥巴糊著的墻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等到客車吱吱呀呀的駛進“運輸服務(wù)公司”的客運站,羅旋和劉富貴張羅著,將那兩個大竹筒給小心翼翼的挪下了車。 由于縣汽車站的位置,相對來說更偏遠一些。 出了汽車站,劉富貴抱著密封的嚴嚴實實的大竹筒,帶著羅旋左拐右拐,很熟練的就找到一家位于小巷子深處的人家。 “噠噠噠,噠噠,噠噠噠...” 劉富貴在厚厚的門板上,三長兩短的,很是有節(jié)奏的敲門,整的和解放前的地下工作一樣。 “吱呀——”一聲,門后露出一張尖瘦的老臉,“進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