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隨著趙俊臣回京,德慶皇帝能否南巡,就看今日早朝了。 等了不過一盞茶的時間,就聽到有太監(jiān)尖聲喊道:“陛下駕到~~~眾臣跪迎~~~” 聲音頗為熟悉,卻是前些日子曾見過一面的張德張公公隨駕。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隨著眾臣跪下,趙俊臣偷眼看去,卻見德慶皇帝今日顯得頗為興奮,滿面紅光,雙目炯炯,美髯欲飄。 “起身吧。” 隨著德慶皇帝的話聲落下,趙俊臣與一眾朝臣站起身來,等著張公公喊那句例行的“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然而,張德卻好似全然忘了一般,就這么站在一旁,一言不。 一片沉默中,反倒是德慶皇帝說話了。 “朕這些日子,讓你們上折子討論南巡之利弊,你們呈上的折子朕都看了,朕很失望!你們身為臣子,竟是沒有一人能理解朕欲南巡之深意!反而找出諸多借口,來阻止朕南巡之行!” 德慶皇帝冷哼一聲,繼續(xù)說道:“你們阻止朕南巡,理由不過有四,其一,南巡并無實際意義,大可不必;其二,朕身為天子,自應(yīng)該坐鎮(zhèn)京城,不可輕離;其三,朕南巡驚擾民力,勞師動眾;其四,朕南巡耗費甚大,戶部銀錢不足。? w?w w?.biquge.cn這些理由看似充分,但依朕來看,卻頗為可笑,或是經(jīng)不起推敲,或是可以輕易解決,你們拿這些借口來阻礙朕南巡,簡直是迂腐無能至極!” 聽德慶皇帝這么說,趙俊臣只覺得這些話隱隱有些熟悉,片刻后才回想起來,原來這些話都是他曾對德慶皇帝說過的,德慶皇帝此時在群臣面前復(fù)述,亦只是改了幾個字罷了。 而德慶皇帝沒有理會群臣紛紛色變,繼續(xù)說道:“先說著第一個問題,在爾等眼中,朕南巡純屬面子功夫,并無實際意義,這實在是迂腐之語、陳舊之思,我大明疆域廣闊,最是容易生出各種問題,而浙江安徽等地,又是鹽糧重鎮(zhèn),更是不得有失,正需要朕去巡視地方,強調(diào)帝王存在,傳播帝王威儀,讓地方官員與地方耆老由此而對朝廷心存敬畏,加強中樞與地方之聯(lián)系,了解百姓民生與疾苦,這些難道不正是南巡的意義所在?” 在群臣不知該如何分辨的同時,趙俊臣卻暗暗腹誹:“這些話也是我說過的……” 與此同時,站在眾臣之前的周尚景,卻是臉色一變。 德慶皇帝繼續(xù)說道:“再說你們的第二個理由,認為朕身為天子,理應(yīng)坐鎮(zhèn)京城,不可輕離,否則容易生出亂子,這般理由,更是可笑,若是朕一旦離京,這天下就會生出亂子,那究竟是朕的問題?還是你們臣子的問題?更何況,國家建設(shè),你們諸般觀點,相爭相斗,各有各的道理,朕不去地方實際了解一番,又如何能制定國策?難道僅僅聽信你們的一面之詞?以這般理由阻止朕南巡,其心可誅??!” 趙俊臣暗暗腹誹:“這些話還是我說過的……” 而周尚景聽到這些話后,更是面色怪異。 見眾臣無話可說,德慶皇帝卻得理不饒人,繼續(xù)說道:“至于驚擾民力、勞師動眾的問題,只要變通一下,更好解決,朕之南巡,之所以會驚擾民力,主要在于行宮建設(shè),需征集民力、占用民宅,然朕之南巡,本是為國為民,又何必一定要住在行宮?到了地方,隨意住在某個江南園林中即可,如此一來,又豈會驚擾民力?” 趙俊臣暗暗嘆息:“這個主意還是我想出來的……” 不過,雖然為德慶皇帝的剽竊行為而略有不滿,但趙俊臣卻絕不會說出來。 昨日趙俊臣之所以會把這些說給德慶皇帝聽,就是為了讓德慶皇帝能在這個時候出出風(fēng)頭。 投其所好,由自己出主意,讓皇帝出風(fēng)頭,一向是臣子獲寵的不二法門。 …… 另一邊,見到自己的一番反駁,讓一眾臣子無話可說,德慶皇帝大為得意,雖然竭力想要裝出一副嚴肅的模樣,但嘴角的笑意卻任誰都能看出來。 “至于你們所說的南巡耗費頗重,戶部銀子不足的問題……趙愛卿可在?” 聽到德慶皇帝召喚,趙俊臣連忙出列,說道:“陛下,臣計算過了,若是陛下不建行宮的話,南巡之銀,二十萬兩已是綽綽有余,這些銀子,戶部還是拿得出來的。” 按照趙俊臣的計劃,德慶皇帝南巡,不住行宮,改住江南園林。而那些著名的江南園林,卻大都掌握在富可敵國的徽商浙商手中,皇帝入住,自是天大的榮幸,借機向那些徽商浙商們暗示一番,區(qū)區(qū)幾十萬兩銀子,很容易就能解決。 但朝廷向商人索要賄賂這種事情,自然不能明說,所以德慶皇帝與趙俊臣亦只能含糊以對了。 而聽到趙俊臣的回答后,德慶皇帝滿意的點了點頭,目光巡視著一眾臣子,問道:“既然如此,對于朕之南巡,你們還有何話可說?” 面對德慶皇帝的詢問,朝中所有臣子,皆是把目光集中在了內(nèi)閣輔周尚景、以及太子朱和堉兩人身上。 之前,朝臣們反對德慶皇帝南巡,這兩人是主力軍。 然而,周尚景卻沒有說話,一臉的木然,好似從未反對過德慶皇帝南巡一般。 之前德慶皇帝的反駁之言,雖是無意,但周尚景確實向德慶皇帝隱瞞了一些事情,心虛之下,總覺得德慶皇帝之言意有所指,這個時候,自然不敢再開口反駁。 另一邊,太子朱和堉見周尚景當(dāng)了縮頭烏龜,不由眉頭緊皺,覺得有些勢單力薄,但還是出列道:“父皇,兒臣有話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