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日后,魏韓大軍投降,趙括率軍南下的消息傳到李牧軍中。 “大王就是大王,這種當著敵方國君的面,策反三十萬大軍的事情,普天之下也就只有大王能做到。”李牧打開信件一看,暢懷地笑道。 除了趙括,誰能叫得出這么多敵方將士的名字。 除了趙括,誰會從十幾年前開始布局,一點點收服魏人和韓人的民心。 亡魏韓者,非趙也,乃魏韓也。 向使魏韓各愛其人,則足以拒趙。 “魏韓三十萬大軍被策反,和亡國已經沒有什么區別。齊國朝政被我趙國掌控大半。大王已經率軍南下伐楚,秦國也岌岌可危。不出意外的話,中原要不了多長時間就要統一了。”龐煖心中感慨萬千。 和趙武靈王論兵一幕仿佛就在昨日,那時候趙國剛剛從中原的泥潭中掙脫出來,將戰略目標轉為北方的胡人,勉強有中興之象。 一眨眼,幾十年過去了,趙國竟然即將一統天下了。 不要說幾十年前,哪怕是十五年前,也是想都不敢想啊。 “天下很大,外面還有很多不亞于中原各國的國家,統一中原只是開始。”李牧笑著說道。 “是啊,中原只是開始,以前誰能想到中原外面竟然還有如此廣袤的世界。說起來,過去我們一直坐井觀天了。”龐煖說道。 “不過當務之急還是先統一中原。齊楚魏韓的事情不需要我們操心,我們只用想辦法怎么拿下秦國就行了,之前一直順順利利,最后關頭千萬不能出差錯。”李牧說道。 “秦王成姣年幼,朝政主要掌握在相國呂不韋手中,軍權則由王翦掌握,想要秦國投降,必須說服這兩個人。”馮亭說道。 “能不能挑起兩個人的矛盾?”馮去疾說道。 “很難。呂不韋和王翦的都不是不識大體的人,如果秦王成年,還可以想辦法離間他們的關系。但如今秦王不掌權,就算離間也沒什么用。”李牧搖了搖。 “或許可以找呂不韋和王翦談談,他們都是聰明人。”馮去疾抱拳說道,“末將請求出使雍城。” “你可考慮好了,這個時候入城,本將無法保證你的安全。”李牧鄭重的說道。 雖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但這只是理論上,事實上被斬殺的使者不知道有多少,前不久齊國還弄死了秦楚兩國的使者。 秦國若是把馮去疾殺了祭旗,李牧一點辦法沒有,最多破城之后給馮去疾報仇,但這時候已經晚了,馮去疾不可能再活過來。 馮亭也擔心的看著馮去疾,不過他并沒有出言阻止,如今孩子已經長大了,能力也超過他,有著自己的考慮。 “末將考慮好了。”馮去疾說道,“不過末將還有一個請求。” “什么請求。”李牧問道。 “末將需要將軍手中的信件。”馮去疾說道。 “拿去。”李牧將信件交給馮去疾。 “那末將這就去了。”馮去疾接過信件,俯身一禮,大步朝營外走去。 馮去疾來到城下,城上的守軍得知來意,從城頭吊下來一個籃子,將馮去疾提了上去,并派人稟報呂不韋。 雍城內,靠近城墻的房屋已經全部被拆毀,很多壯丁在加固城墻,一些婦女在下面煮著飯,遠處,還有一些孩子和健婦正在操練。 如果壯丁死完了,就輪到她們上陣了。 秦人看向馮去疾的目光無比復雜,但大部分人眼中并沒有太多的仇恨,反而有些羨慕。 他們聽說趙國稅收很低,沒有口賦,幫官府做事能夠得到工資,也沒有苛刻的刑法,遠比他們秦國要好。 其實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只要能夠讓他們吃飽穿暖,他們并不在乎坐在大殿上面的是誰。 從十幾年前開始,趙國就在利用商會輸出趙國的文化,將民間輿論朝著趙國有利的方向引導。 俘虜各國將士之后,趙國也會安排老師教他們寫字,告訴他們趙國的政策、法律,百姓安居樂業,家家都有余糧等等,和他們的國家進行對比。 總之,就是要告訴他們,趙國人過的是好的,你們以前的生活過的是不好的,讓他們心向趙國。 只要有十分之一的人相信,趙國的目標就算超額完成了。 回到各國之后,他們自然會將所見所聞告訴大家。 三人成虎,當他們多次從其他人口中聽到類似的話,即便是不信,也會逐漸相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