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你們孔雀王朝是對塔這種建筑情有獨鐘嗎?”袁華看著屹立于華氏城中心的高塔,好奇的問道。 自從進入孔雀王朝之后,他便沒少見到這種高塔,幾乎每座城池都有,面前的這座高塔更是有近百米高,即便是巍峨的王宮也不過如此吧。 “這是佛塔,是給佛陀居住的地方,陛下大部分時間也住在其中。”阿善德解釋道。 “孔雀王朝和我趙國有所不同,孔雀王朝的君主阿育王信奉佛教,曾在全國各地建造佛塔,并多次擴建,前幾年還擴建了過去佛的佛塔。”趙牧低聲對袁華說道。 他曾經對阿育王這種行為很是不屑一顧,在中原,不會有任何一個君主癡迷宗教到如此地步,更不會有國君讓宗教影響到君權,更不要說一代雄主了。 或許阿育王只是運氣好,恰好統一了整個文化圈,實際上是個沽名釣譽之徒。 直到某一天,趙牧突然想到了匈奴的昆侖神。 河套之戰的經過,他并沒有親眼見到,但他從很多人口中聽說過,連匈奴這種渣渣,都能搞出來昆侖神,孔雀王朝的人口和實力不知是匈奴的多少倍,信徒也更加虔誠…… 想到這里,趙牧有些不寒而栗。 要知道,孔雀王朝可不只有佛教這一個宗教,還有根深蒂固的婆羅門教,紅極一時的耆那教,據說阿育王的父親賓頭娑羅和爺爺旃陀羅笈多晚年都信奉耆那教。 毫無疑問,孔雀王朝的實力絕對不是表面這么簡單。 同樣,孔雀王朝內部的斗爭也必然激烈無比,即便阿育王也只能鎮壓,無法化解。 侍衛見到阿善德,連忙走過來行禮,小聲對阿善德說了幾句。 “王兄在鉆研佛法,不容打斷,我們先去王宮。”阿善德笑著說道。 “為了佛法,連國家大事都不顧嗎?”袁華沉聲說道,這哪里是明君,昏君還差不多,就連齊王都干不出來這種事。 “王兄雖然喜歡鉆研佛法,但每天都會抽出時間處理政務,不會耽誤國事,只是我們來的剛好不巧,王兄剛剛沐浴更衣完。”阿善德說道,引袁華和趙牧進入王宮。 袁華和趙牧對此沒有過多的評價,文化習俗不同,說多了只會引起不必要的矛盾,至于阿育王如何治國,那是人家的事情,他們不必過多置喙。 孔雀王朝的王宮很華美,絲毫不亞于趙國王宮,一名名強壯的甲士挺直腰板,守衛著王宮,眼睛炯炯有神,若有若無的氣息將他們連成一個整體,只要有一人遭受攻擊,所有人都會立刻做出反應。 “這支軍團的實力絕對不亞于趙飛騎,不過如果在戰場上遇到,還是我趙國趙飛騎更勝一籌,畢竟趙飛騎是騎兵。”袁華心中做出判斷,他不知道的是,孔雀軍團同樣也是騎兵,只是守衛王宮,所以沒有騎馬罷了。 “交易的事情由執行官負責,不由我負責。不過這件事先不急,我們先好好休息,再在城中玩幾天,然后再談交易的事情。放心吧,我們華氏城的商業雖然比不過你們邯鄲,但是在其他方面不會遜色的。”阿善德笑著說道。 與此同時,耽摩栗底城,白靈和羅姆家族達成交易,用絲綢和瓷器換取了一百名船匠和一百名鐵匠,又從另一個家族換了幾名善于飼養大象的飼養員。 白靈還邀請了幾名僧人前往趙國。 除此之外,還購買了一些趙國沒有,或者很難見到的動物和植物。 總之,只要趙國沒有的,他都要搞一些回去,至于有沒有用,以后再說。 就算沒用,也虧不了多少。 其實購買船匠、鐵匠啥的并不是最主要的,這些和孔雀王朝官方也能夠購買,當然,付出的代價會比較大,并且數量不會很多。 白靈要做的是利益捆綁,通過絲綢、瓷器、紙張、茶葉等趙國獨一無二的商品,將這些家族的利益和趙國牢牢捆綁在一起。 這些商品只有趙國能提供,而且非常暴利,任何一個家族只要抱住了趙國這條大腿,做到富可敵國都不是夢。 “白先生,你們商隊下次什么過來?”宴罷,羅姆家族的家主詢問道。 “如果這次順利的話,等到我們回國之后,很快就會安排下一批船隊過來。”白靈說道。 “到時候白先生一定要先找我們合作,我們羅姆家族會給先生最高的交易價格。”羅姆家主無比殷勤的說道。 “好說,好說。”白靈笑著說道。 第二天,袁華和趙牧終于見到了阿育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