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百四十八章 趙牧歸國-《神話戰國之我是趙括》


    第(1/3)頁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趙王括八年。

    年初,趙括在邯鄲召開了大朝會,除了五公十二卿之外,兩位總督以及所有郡守都趕來參加大朝會。

    朝會確定了趙國未來五年的發展方向仍然是以國內經濟建設為主,對外擴張為輔。燕地、關中、河西走廊等地的道路要盡快建設,與趙國腹地河北融為一個整體。

    百姓手中的舊錢幣要盡快回收,更換成統一的新幣,度量衡也要盡快統一,書同文車同軌。總之,趙國境內不允許出現兩種制度。

    每個郡縣的學院和藏書閣要盡快建設和普及,鄉邑可以暫時先放棄,趙國短時間內顧及不過來,但每個縣必須有一座學院和藏書閣,教學必須使用趙國文字和趙國話,相關教材也必須使用朝廷編訂的教材,不允許使用私人教材。

    這方面會有一些阻力,不過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大。戰國七雄除了楚國之外,其余六國的文字基本上統一的,只有少數異體字有分別。

    不會說因為要普及趙國文字,之前所有努力全都白費的情況出現。

    當然,影響是肯定有的。

    而楚國由于和中原文化圈一直處于若即若離的狀態,又受南蠻影響比較深,因此文字更像鳥蟲體,和中原各國文字差異比較大。

    至于老師,直接從趙國各地學院調過去。

    反正初級學院只教識字和算數,那些已經畢業的學子,成績比較好的,足以擔當這個責任。

    接著,朝廷下令,邯鄲學院今年招生名額增加一倍,每個郡縣都可以舉薦一些年輕的有才能的士子進入學院讀書,如果得到名士看重,還有機會拜名士為師。

    不僅如此,朝廷還發布告示,享譽天下的荀子、魏無忌、樂毅、趙勝等人都會在學院中給士子們上課,連趙王都有可能出現。

    一時間天下士子都被吸引到邯鄲學院,如果他們有幸能夠抓住這個機會,后半生將少奮斗二十年。

    經過數年的發展,邯鄲學院已經成為中原文化和學術中心,每天學院內都會發生激烈的思想碰撞和技術交鋒。

    荀子的賦文體更是在學院中大行其道,受到很多士子推崇,大家紛紛學習使用賦來鋪采摛文,體物寫志。

    一時間,在中原帶起了寫賦的風氣,從描寫四時到抨擊朝政,最后演變成對趙國的歌頌以及對其他國家的諷刺。

    其他各國氣的牙根癢癢,卻沒有什么辦法。

    趙國連續幾年的輕徭薄賦,讓百姓的生活好了很多,有了煤炭和棉衣之后,趙國今年冬天沒有發生大規模災難。

    正月剛剛結束,趙國各處便開始熱火朝天的干了起來。

    鄭國帶領數十萬人治理遼河,河套也在對水利工程進行收尾,袁華率領船隊再次開始遠航,河西走廊也是到處招人修路。

    “招人修路了,每天十五錢,中午管飯,當天干完,當天發錢。”張掖郡,幾乎所有的城池全部張貼了告示,更有小吏站在路邊,舉著一張牌子大喊。

    只要報名登記,立刻就會有人帶去工地,不識字也沒有關系,只要會干活就行。

    “大兄,要不我們帶著部落過去給趙人修路吧。”遠處,一名魁梧的漢子回頭對大兄說道。

    他們不是趙人,而是羌人。

    羌人以放牧為生,每年初春時節,牛羊馬匹餓了一個冬天,又正值發情、交配的季節,需要大量的草場供用,但偏偏這個時候草場剛剛發出嫩芽,根本不夠這么多牲口吃的。

    每年這個時候,都是游牧民族最為虛弱的時候。不僅內部喜歡爭奪草場,中原王朝也最喜歡趁著這個時候攻打他們。

    而彎刀羌就是在競爭中失敗的一支,作為失敗者,他們只能將肥美的草場獻給敵人,帶領族人尋找新的草場。

    然而草原很大,合適的草場卻不多,絕大部分草場也都有了主人,他們找了一個月,也沒有找到能夠供部落休養生息的草場,再繼續這樣下去,他們只能尋找一個大部落投奔了。

    不過看到趙國的招工宣傳,彎刀羌二首領玉渾有了別的想法。

    與其被其他部落吞并,不如去給趙國打工,彎刀羌好歹也有一千多成年男子,加起來每天能掙不少錢,足夠養活整個部落了,再怎么樣也比投奔其他部落強。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乡县| 安平县| 垦利县| 乐陵市| 浦江县| 清水河县| 双辽市| 维西| 云阳县| 南丰县| 垣曲县| 禹州市| 太仓市| 美姑县| 汾西县| 五河县| 车险| 海阳市| 华坪县| 邢台市| 泸溪县| 顺平县| 呼和浩特市| 手游| 大厂| 仙桃市| 湖南省| 宁远县| 砚山县| 德阳市| 十堰市| 临桂县| 仙居县| 柯坪县| 锦屏县| 湘西| 游戏| 贵州省| 永州市| 缙云县| 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