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吏員考試-《神話戰國之我是趙括》
第(2/3)頁
秦國還失去了南郡和涇水以東大片產糧地和人口,農稅和口賦也跟著大幅縮減。同時因為秦軍戰敗,導致幾乎家家有人被趙國俘虜,百姓對官府敢怒不敢言。
按理說,秦國這時候應該減免賦稅,讓底層緩一口,爭取所剩不多的民心。
秦王柱也知道這個道理,但是他沒辦法這么做,秦國每年還要給趙國和齊國賠償兩百萬石糧食和兩萬匹蜀錦。
秦國糧倉早就被打空了,連咸陽都落入了趙國手中,如果減免賦稅,秦國將無力償還趙國和齊國的糧食。
在秦國沒有足夠的力量之前,秦王柱可不敢和趙國翻臉,即便是節衣縮食,將國內的百姓全部榨干,這些糧食他也只能償還。
但當第一批糧食送出去之后,秦王柱差點氣的吐血。
趙國用秦國送去的糧食吸引涇水西岸和渭水南岸的秦人加入趙國,并答應秦人只要過來,趙國就給他們分房子和土地,并免除三年農稅。
趙國不僅稅收低,還沒有口賦,而且沒有苛刻的刑法,不會動不動加稅,幫助官府修路干活還有錢拿。
趙國還告訴涇水以東的百姓,只要他們能從秦國帶一戶秦人加入趙國,便放了他們家中的俘虜,如果家中沒有俘虜,則免除一年農稅,沒有上限。
帶一戶免一年,帶十戶就免十年。
不管是涇水以東還是涇水以西,渭水以南還是渭水以北,在過去壓根就是一個地方,不分彼此,誰在對岸還沒有幾個親戚朋友?
于是大量百姓涌入涇水和渭水對岸,說服他們的親戚加入趙國。
有的為了能讓被俘虜的家人盡快放回來,甚至許以重利。
此時秦國朝廷威望大降,各地幾乎處于半癱瘓狀態,對這種情況完全來不及應對,短短半個月,就被趙國拐了數萬人。
秦國派使者過去問責,趙國官府直接閉門不見。
不過秦國也不是任人欺辱之輩,趙國能夠從他們這里拐走人口,他們也能在涇水以東對趙國制造一些混亂。
畢竟那里是秦國扎根幾十年乃至數百年的故土,不知道有多少人和秦國有著錯綜復雜的聯系,秦國很輕松就能找出大量的人為秦國效力。
接著就是趙國倉庫被燒毀、剛剛建好的道路被破壞、工具莫名丟失等等事情。
馮去疾、黃石公、韓非三位郡守立刻聯合起來,封鎖關中,并與郡尉一起帶隊抓捕暴徒,截止到九月中旬,三郡一共抓到了數百名暴徒,連帶其三族,全部被送往遼東為建設遼河平原發光發熱。
不過不管是趙國和秦國,都沒有把矛盾挑在明面上。
暗地里怎么搞都無所謂,但如果挑的明面上,最后搞不好就要兵戎相見了。
趙秦兩國都不想在這個時候發動戰爭。
除了趙國之外,羌族還天天跑到雍城向秦國討要五萬大軍,但五萬羌人早就被秦昭襄王給敗光了,大部分都在趙國開墾土地呢,秦王柱哪有人還給羌族。
要是以前,秦國完全沒把羌人放在眼里,甚至秦昭襄王還打算耍流氓,把五萬羌軍留在秦國,但現在秦國內憂外患,連一支精銳都拉不出來,哪里敢跟羌人翻臉,只能不斷安撫羌族,并告訴他們,這件事是我秦國的錯,如果你們愿意,我們可以給你們其他方面的補償。
但是人我們是真沒有,如果你們非想要回大軍,只能去找趙國了。
……
九月下旬,全國各地的吏員逐漸趕到邯鄲,準備接下來吏員考試。
在過去,他們想要升官,只能等到某一天幸運突然降落到自己頭上,被貴人看重。或者舍棄掉一切,給某個貴族當門客,然后等一個被舉薦的機會。
這個機會可能有,也可能一輩子都不會遇到。
像趙國這樣,給予所有人一個公平的機會,不問出身,不問過往,只問才能的選拔方式,是亙古未有的。
吏員們皆摩拳擦掌,做足了準備,下定決心一定要借這個機會,搏一個光明的未來。
“這次一共多少人參加考試?”趙括問道。
吏員考核分為兩次,第一次是地方上的,考核方式也由各地方郡守自行負責,只有通過考核的才能繼續擔任吏員。
第二次則是在邯鄲舉行的,通過地方上的考核之后,才能夠參加,至于考試內容,到現在都沒有人知道是什么。
“六千多人,幾乎一半左右的吏員都參加了,特別是河北,太原,河套這些地區,大部分吏員都報名了。”荀子說道。
趙國故地的官員收到消息更早,準備的也更充分,對風向的把握也更加精準,某種程度上來講,他們比其他地區的優勢更加明顯。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茌平县|
延庆县|
读书|
锦屏县|
商水县|
玉山县|
敦化市|
河津市|
渝北区|
宁都县|
皋兰县|
遂昌县|
达孜县|
金寨县|
宝兴县|
辉南县|
松阳县|
阳谷县|
晴隆县|
道真|
叶城县|
丰县|
英德市|
宜宾市|
白水县|
桃园市|
新巴尔虎左旗|
甘泉县|
区。|
仪征市|
静安区|
祁门县|
泰来县|
岳西县|
太仓市|
沁阳市|
松潘县|
柳江县|
巴东县|
巴彦县|
达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