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此時邯鄲依然沉浸在一片繁華之中,誰也沒有料到幾天之后就會有一支大軍打到邯鄲城下。 “相國,這是今天邯鄲各個糧鋪的糧價。”侍衛將一張紙條遞給藺相如,藺相如接過來一看,深深嘆了一口氣,糧價又漲了。 照這樣下去,要不了幾天邯鄲的糧價就要突破朝廷規定的上限了,而距離夏收還有近一個月。 雖然朝廷可以強制規定糧價不準上漲,但并不能維持多久,而且對朝廷的信譽也是一個極大的打擊。 自趙括登基以來,趙國在百姓心中一直維持一個非常好的信譽,藺相如不能讓朝廷的信譽毀在自己手中。 最好的辦法就是開倉放糧,用實實在在的糧食去把糧價壓下去。 但趙國已經沒有多余的糧食了。 趙國這幾年看似積攢了不少糧食,但趙國花的更多,不僅要支持國內建設,還要支撐前線作戰,同時還有官員、工人們的俸祿等等。 前線還在作戰,剩余的糧食僅僅能夠維持到夏收,藺相如一點糧食不敢拿出來。 “為今之計,只有和齊國買糧了。”藺相如想到,韓魏兩國也在支撐前線作戰,不可能有多余的糧草。 楚國距離趙國遙遠,而且之前在齊國的事情和趙國產生了一些齷齪,使得兩國關系不是那么友好。 唯一有糧食借給趙國的就只有齊國。 齊國雖然也在攻打秦國,但其兵力少,后勤壓力不大,而且之前國內承平久矣,百姓富庶,糧倉爆滿,并不缺少糧食。 目前兩國關系還算和睦,之前趙國向齊國租借海港和漁船,齊國便答應了。 如果齊國拒絕借糧,那趙國就只剩一條路可以走了。 就是和秦國一樣,用低級爵位換取糧食。 但這個辦法并不高明,本質上就是賣官鬻爵,不到最后,藺相如是不會這么干的。 “去把平原君請來。”藺相如對侍衛說道。 很快,趙勝被請了過來。 “相國。”趙勝俯身道。 “這是邯鄲的糧價,幾乎每天都在漲,照這樣下去,最多五天,就會突破大王定的上限。”藺相如將紙條遞給趙勝,“我打算向齊國交換糧食,平原君覺得呢?” “不知相國想用什么東西和齊國交換?”趙勝問道。 “墨家最新打造的農具,以及一部分香料,珍珠,玉石,象牙。至于具體價格,由平原君定奪。”藺相如說道。 趙國發展的同時,墨家也沒有閑著,用了幾年時間,將從耕地、種地,到脫粒、去殼一整套農具全部改良了一遍,大大縮減了人們花在這上面的時間。 如今趙國已經沒有舂米、鬼薪白粲等刑罰了,因為隨著技術的發展,舂米的勞累程度大大下降,不足以當做刑罰來處罰犯人。 每當一樣工具被發明或者改良,趙國都會立刻派人核實,然后給予發明者賞賜,用最快的速度將工具普及到全國。 不得不說,在高賞賜下,確實會激發人的潛力。 以前從來沒有人能搞出來的東西,現在沒個幾年就有人搞出新玩意。 至于香料、玉石啥的基本上都是從西域運過來的,藺相如對這些還是很喜歡的,在趙國也很好賣,不過為了說服齊國,他只能忍痛割愛了。 “我們交換多少糧食?”趙勝問道。 “最少三百萬石,五百萬石也行,總之越多越好。”藺相如說道。 “……”趙勝被噎了一下,他完全沒想到藺相如胃口這么大,張口就三百萬糧食,真當齊國糧食吃不完啊。 “我……盡力吧,明日我便啟程前往齊國。”趙勝嘆了一口氣,說實話,他對齊國會不會賣這么多糧食完全不抱什么希望。 “這件事就辛苦平原君了,相國前往齊國的時候可以帶一套農具和一名墨家弟子過去。”藺相如說道。 墨家搞出來的一整套農具確實好用,如果不是趙國實在缺糧,他是不可能拿來和齊國交換糧食的。 “我明白了。”趙勝點了點頭。 “如今大王在前線已經取得勝利,我們不能給大王拖后腿。”藺相如說道。 雖然前線在作戰,但趙國發展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道路在鋪設,學院在建設,養殖場也在擴建,唯一影響比較大就是糧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