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樂毅同樣護送趙括到一里處,便停住了腳步。 快到臺子的時候,蓋聶和劉平帶領一百名護衛停下來,護衛分散開來,將亭子半包圍在中間。 至于另一側,則是由秦軍半包圍。 而趙括和秦王稷則帶著五名隨從繼續向前。 這還是趙括第一次近距離見到秦王稷,一身黑袍,頭發胡須皆白,臉上布滿一道道皺紋,宛如溝壑縱橫,唯有一雙眼睛炯炯有神,不怒自威。 同時,秦王稷也注意到了趙括,第一感受就是年輕,太年輕了。 比他孫子還要年輕幾歲,讓他怎么可能不擔心。 秦王稷再次下定決心,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除掉趙括。 “秦王身邊兩人一個是范雎,一個是斯離,斯離旁邊是飛廉軍主帥秦洪,另外兩人沒有見過,但實力都是超凡境,大家小心點。”魏無忌小聲說道。 眾人聞言,頓時心中一凜。 自己這方加上魏無忌也只有三個超凡境,如果秦王發難,三個人很難擋住四個人。 “想見趙王一面真是不容易啊。”秦王稷見到趙括,老臉綻放出菊花般的笑容。 “前車之鑒,后車之師。寡人擔心步楚懷王后塵,不得不小心行事,還望秦王莫要見怪。”趙括俯身道。 “呵呵呵。”秦王稷嘴角有些抽搐,伸手道,“不過寡人和趙王終究是見面了。寡人覺得,既然是交談,還是以和為貴,兵器就不要帶了,還是放在外面比較好。趙王覺得呢?” “秦王是長者,寡人聽秦王的。”趙括說道。 秦王稷揮了揮手,示意身后眾人將兵器放在外面,趙括也示意炎熊和賁將兵器放在外面。 至于他們身上還有沒有藏別的兵器,誰也不知道。 眾人落座之后,很快,幾名侍女便端著酒菜走了過來,經過雙方檢查過無毒之后,才端到各自桌案上。 “這位就是荀子吧?一別數年,未料先生竟成了趙國重臣,寡人都有些認不出來了。”秦王稷對荀子施了一禮。 “荀況見過秦王,大王的理念和況相合,況在趙國能夠有所追求。”荀子俯身道。 “我記得,趙國并非是以儒治國吧,荀子是如何追求自己的理念的?”范雎問道。 “這位就是幫助秦王罷黜四貴,遠交近攻,稱霸天下的范雎范子吧?”荀子俯身道。 “不錯。”范雎撫摸著胡須,傲然說道。 “況有個問題想問范子。”荀子道。 “荀子請說。”范雎道。 “如果有一艘船在大海中航行,每天更換船上的一個零件,那么,當這艘船上最后一個舊零件被更換掉之后,這艘船還是之前的船嗎?”荀子問道。 “不是。”范雎道。 “那從什么時候開始不是的?第一個零件被更換之后?更換到一半的時候?還是最后一個零件被更換的時候?”荀子再次問道。 “……”范雎愣住了,他不知道該如何回答荀子的問題。 “這湍水哪一滴水沒有被換過?難道它就不是湍水了?只要這艘船還朝著目標航行,只要這艘船還能載著將士們獲得勝利,只要這艘船還能帶著漁夫每天打魚,養活一家老小。那它就永遠不變,依然是那艘船。儒家追求的是仁,是禮,是法。而不是‘儒’這個字。只要國家是仁善的,是守禮的,是法治的,是向前發展的,百姓是仁善的,是尊禮的,是守法的,是向上的。無論用不用儒家來治國,那都是儒。”荀子鄭重的說道。 “……雎受教了。”范雎張了張嘴,想要反駁,最后卻不知道該如何反駁,只好認輸。 “寡人有些好奇,儒家也講法嗎?儒家不是提倡禮嗎?”秦王稷問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