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過去,他們往往拜師學習某家某派,也有少數人跟隨過多位老師,學習過不同的學派。 但從未有人在短時間內學習了解過這么多百家學說思想,而且還全部都是這些學說最精華的部分,甚至很多的思想論證是截然相反的。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思想學說說的都有道理,你沒辦法說他們是錯的。 百十來個官員,每天都在遭受思想浪潮的沖刷洗禮,好不容易回到舍館休息一夜,第二天剛一蘇醒,再次承受昨天的痛苦。 不過痛苦歸痛苦,這些天他們的收獲也是巨大的。 除了見識諸子百家的思想之外,還見識到了醫(yī)家、農家、百工之人的偉大,原來植物生長除了土壤、水分之外,還和光照、溫度有關,只要改變植物的光照和溫度,即便是在冬天,也能夠吃到新鮮的蔬菜和瓜果。 原來天上竟然有那么多星辰,大地很有可能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陽要比地球更大,而且地球的面積和到太陽的距離是可以算出來的。 雖然甘德和石申倆老頭并沒有算出來。 但并不妨礙大家覺得這倆老頭說的是對的。 天文學,自古以來都是高大上的存在,能玩這玩意的都是狠人。 醫(yī)家除了向他們解釋疾病形成的原因,預防瘟疫之外,還免費幫助他們檢查了一下身體。 這次不是大家一起檢查的,而是在房間內單獨檢查的,避免了大家難為情。 對于身體有恙的官員,朝廷還給予免費的治療,大家對此還是很感動的。 他們并沒有什么經天緯地之才,只是普通的中下層官員,放在國君眼中,更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存在,沒有哪個君主會真正關心他們的健康。 唯有趙括,在關心他們。 學院之旅結束后,趙括帶著他們來到藏書閣,讓他們每人從里面選一本書帶回去,這本書是朝廷免費贈予他們的。 雖然紙張發(fā)明出來已經好幾年了,藏書閣也被各種各樣的圖書填滿。 但并不意味著知識的廉價,對于絕大多數中下層官員來說,書籍是非常珍貴的,一本萬言書,足以讓他們珍藏到傳給自己的兒子、孫子。 實際上,除了學院中畢業(yè)的學子,他們中不少人都沒有機會讀過一本完整的萬言書。 “大王,選手們已經準備好了。” 當大家從藏書閣中走出,劉平從遠處快步走來,抱拳說道。 眾人紛紛收起書籍,好奇的看向趙括,心中既期待又害怕,不知道趙括準備的是驚喜還是驚嚇。 “走,我們去放松放松,看看賽馬。”趙括說道。 賽馬,這年頭和蹴鞠一個級別的娛樂項目,不過蹴鞠誰都能玩,即便是普通平民也能踢著玩,最多沒辦法組成真正的隊伍而已。 但賽馬就不一樣了,沒有一定的家底子是買不起馬的,更請不到教騎馬的騎士。 趙國騎術最高超的那群人全部在軍隊中,散落民間的很少。 趙國自胡服騎射之后,騎馬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賽馬也應運而生。 朝廷還專門在邯鄲城外修建一座供大家賽馬的場所,就在蹴鞠場旁邊,每次舉辦賽馬,場內都是人山人海,座位上坐滿了人,欄桿外面也會有很多人趴著看。 大家對這種對抗性的運動具有天然的熱愛。 除了邯鄲之后,晉陽,鄴城,武陽等大城也都有賽馬場。 趙國這么做倒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讓騎馬逐漸融入到底層去,激發(fā)人們學習騎馬的興趣。 趙國的騎兵兵源主要來源于北方三郡,北方三郡之所以是天然的騎兵兵源,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這三郡的百姓,有相當一部分是‘趙化’的胡人,比如代戎、林胡、樓煩等等,他們本就擅長騎馬。 另一方面是因為北方三郡和胡人接壤,面對胡人時不時的南下,他們不得不學習騎射和胡人對抗。 但是隨著匈奴、襜襤、林胡、樓煩等胡人部族投降的投降,趙化的趙化,滅亡的滅亡,北方三郡得到了久違的和平,也使得他們逐漸失去了騎兵兵源的優(yōu)勢。 沒有敵人,沒有生死危機,老老實實種地就能吃飽,也不用擔心糧食被搶,誰會拼命去練習騎馬射箭? 萬事有利有弊。 趙國滅掉匈奴也并非全是好處。 當然,和趙國得到的利益相比,這點弊端根本不算個問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