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藺相如正愁從哪調人手呢,如果燕地有人不開眼,他不介意拿這些人開刀。 “我們既然可以建一條,為什么不多建幾條呢?臣覺得從邯鄲到河套,從邯鄲到漠南也需要軌道。特別是從邯鄲到漠南。河北各郡是我趙國人口最多的地區,但漠南卻是我趙國主要牧產區。據臣所知,我趙國現在牧養的牛羊,連匈奴的一半都不到,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人手不夠,也不是牧場不夠,而是運輸成本太大,每年能夠運往河北的牛羊是固定的。養多了也沒用,還會增加成本。”趙豹道。 作為趙國的太仆,趙豹可是親自考察了漠南和河套,并且每年都要在那里待一段時間。 他明白自己的能力,想要靠帶兵打仗立功是不可能的,治政趙國同樣有一大批比他厲害的大臣。 趙括又喜歡任人唯賢,即便是他弟弟趙牧到現在都沒有封君,還要遠赴西域開拓商路,更別他這個并不算很親的叔父了。 想要在未來封賞的時候能夠排在前面,為子孫掙一份家業,唯一的辦法就是做好趙括交給自己的事情。 趙國牧場發展已經到了瓶頸,現在的問題不是在于怎么把牛羊養的更好,而是怎么把牛羊運出去賣掉。 牲畜趙國都養上千年了,老祖宗以前就是干這行的,匈奴能干好的事情趙國也能干好,并沒有什么難度。 但牛羊養好了賣不掉啊,趙國根基不在草原,不可能像匈奴一樣,草原上養羊,草原上吃掉,得想辦法運出去。 趙國建了官道,極大的減少了運輸成本,至少使得這些牛羊能夠正常供應軍隊了,雖然成本仍然不低,但能承受。 軌道在特定兩地的大規模物流運輸效率上比官道更強,如果能夠在漠南和邯鄲之間修建軌道,不僅僅能夠供用軍隊,還能夠分一些出去,改善民生。 不別的,他趙豹如果能做到讓百姓逢年過節的時候吃到從漠南運來的牛羊肉,至少名垂千古不成問題,而且他自己和以及后世子孫還相當于多了一塊免死金牌,只要不造反,哪怕指著國君鼻子罵,國君和大臣也會看在其祖先的功勞上寬大處理。 大概就相當于李冰和諸葛亮在四川的地位。 “如果同時建三條軌道的話,官道的建設就要徹底停掉了,只有這樣才有足夠的人手。錢倒是沒有問題,但是糧草……我們必須留夠應對戰爭的糧草。”藺相如道。 目前趙國還有足夠的糧草,但是誰也不知道這場戰爭會持續多久,藺相如不能把送往前線的糧草用在趙國建設上。 即便后者也很重要。 “那就建兩條,漠南郡到邯鄲這條,由我太仆負責一半的糧草。這樣沒有什么問題了吧?”趙豹拍桌子道。 “你……哪來的這么多糧草?”藺相如震驚的看著趙豹,他知道趙豹很有錢,但這……也太有錢了吧。 “不是我,是太仆這個部門。”趙豹黑著臉看著藺相如,他確實很有錢,但都用來建設封地了,現在根本拿不出來錢,況且他也不是那種破家為國的人。 “太仆……哪來的糧草?”藺相如看了一眼孔斌,孔斌沒在,于是看向周子。 按理來,趙國最有錢的部門應該是內史和少府,現在看,怎么變成太仆了。 而且他這個相國還一直不知道。 “沒有糧草,但是我們有漫山遍野的牛羊,大不了讓工人吃牛肉,喝牛奶,反正也運不出去,倒掉也浪費,就算不給工錢,我相信也能招到足夠的人手。軌道就從漠南開始建,他們在前面建,我們在后面提供牛羊。”趙豹氣勢十足,猶如一個老財主在向窮人炫耀自己剛買的金鏈子。 他的炫耀確實起到了作用,饒是藺相如、趙勝等人也沒有料到還有這么奢侈的辦法。 粗暴而又簡單。 而且以漠南的肉價,雖然成本會高點,但有限,如果平衡一分錢賣不出去,白白倒掉的牛奶,和從邯鄲運糧過去,成本已經差不了太多了。 唯一的缺點就是這批工人以后修別的路,見到飯菜恐怕吃不下去了。 “我……沒有意見。”藺相如無奈的看了趙豹一眼,趙豹連這種話都出來了,他還能什么。 實話,別藺相如,就是趙括都沒想到趙豹有這么大的魄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