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眾人聞言,皆看向李牧,等待李牧安排。 “本將要的俘虜都帶來了吧?”李牧問道。 “稟將軍,都帶來了,全部都是住在薊城,對我趙國有好感的。”慶舍道,他趕到武陽的時候,靳黈已經準備好了,他只需要帶過來就行了。 “帶本將去見見他們,我軍能不能以最的代價拿下薊城,就全看這些俘虜了?!崩钅恋馈? “諾?!? 見過燕軍俘虜之后,了解了他們的想法,李牧對計劃更有信心了,開始和諸位將軍商量事宜,連袁華也來了,并坐在右手第一個位置。 就在這時,薊城傳來一個消息:燕王駕崩了。 “真的假的?”這下連李牧都不淡定了。 “在下身為燕人,怎么會拿這種事騙將軍,此時我薊城已經掛滿白布,將軍出營便可見到。”燕使沉聲道。 李牧仍然不敢,或者不愿相信,親自出營來到薊城腳下,望著掛滿白布的薊城。 臉色登時陰沉了下來。 禮不伐喪。 燕王去世,按禮來,趙軍這個時候就應該退兵了,表示自己是正義之師,絕不是趁人之危,貪戀燕國的土地。 這也是燕使來見李牧的目的。 但是趙軍他娘的好不容易才打到薊城腳下,馬上就能攻破燕國都城,滅掉燕國了。 趙軍上上下下都等著軍功,等著封賞呢! 怎么可能就這樣撤兵! “將軍……怎么辦?”司馬尚咽了口唾沫,不甘的看向李牧。 眾將的目光也全都匯聚在李牧身上,到了這一刻,誰都不甘心撤退。 但這關乎到趙國的名聲,大家同樣不敢忽視。 “先回營吧,傳信給大王。”李牧嘆了一口氣,這件事只有趙括能決定。 很快,趙括就收到了李牧的傳信。 “諸位覺得呢?”趙括將大臣喊過來詢問。 “燕王駕崩,禮不伐喪,我國應該退兵,歸還燕國的土地,并安排使者前往吊唁?!笨妆蟮?。 “禮不伐喪?當年我趙國肅侯駕崩,秦、楚、燕、齊、魏率領大軍來參加葬禮的時候怎么不禮不伐喪了?禮樂崩壞早已數百年,這個時候禮不伐喪,就好像治理好洪水就能得到下一樣惹人笑話?!碧A相如不滿的道。 “當年各國大軍并未抵達邯鄲,只是在邊境。仍然派使者前來吊唁?!笨妆蟮?。 “那是我趙國武靈王年少英明,洞察出五國不懷好意,應對及時。否則各國大軍早已兵臨城下,哪還有我趙國?內史哪還有機會坐在這里侃侃而談?”藺相如道。 “此時中原各國混戰,滅燕時機,千載難逢,怎能拘泥于古禮。等到各國戰事結束,插手到燕國,我趙國再想要滅燕,可就不是像現在這么簡單了?!辈虧善鹕淼馈? “臣支持滅燕。我趙國變法,變的是舊法,怎么能因為守舊半途而廢?燕軍新敗,燕王和燕相又正好去世,薊城旦夕可下,我軍不僅不應該退兵,還要加緊攻城。”趙勝開口道。 趙豹眉頭一皺,沒有話。 他雖然不贊同在燕王去世的時候攻打燕國,不過他知道藺相如、蔡澤,還有他弟弟的戰斗力不是他能比的。 沒看連孔斌都不是對手。 “你們就不擔心下人指責嗎?”孔斌問道。 “下人不會指責,指責的只會是下諸侯。只要吞并燕國,我趙國便可俯視整個下,屆時,即便下諸侯皆與我趙國為敵,我趙國又何懼?”蔡澤沉聲道。 趙國的發展超出了他一開始的規劃。 最初蔡澤覺得,趙國需要吞并燕國和齊國,才有對抗下的資本。 但隨著滅掉匈奴,吞并河套,改革變法的一步步實施,蔡澤突然發現,不知不覺間,趙國的國力已經超過秦國,成為下第一。 只要吞并燕國,解決掉背后之敵,趙國絲毫不懼下諸侯。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