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治理-《神話戰國之我是趙括》
第(2/3)頁
當年抵御匈奴的時候,大家都是聽到消息后,二話不說,自備干糧,騎著馬就沖到了前線。
如今雖然不用他們這般付出了,但尚武精神卻依然完整的保留著,這里的小伙子幾乎人人會騎馬作戰,甚至連不少小姑娘都掌握一身好騎術。
這里不少村落都有自己的馬棚,出行也都是騎馬,腰間配刀和箭。
在趙國,刀和箭并不是管制兵器,管制的是鎧甲和弩,敢私藏一件,就是砍頭大罪。
中原百姓有一種武力缺乏恐懼癥,都希望武力越強大越好,即便是窮的叮當響,也要借錢買一件兵器放床板下藏起來,以防不時之需。
后來趙國兵器換代,退下來的兵器除了鑄造農具之外,不少都賣到了民間。
代郡擁有趙國最早的馬場,是趙國最主要的騎兵來源地,是抵御東胡和匈奴的橋頭堡,是連接邯鄲和河套的橋梁。
代郡人最敬佩的就是能打仗的將軍,特別是李牧這種滅掉匈奴王騎的年輕名將,剛到代郡,就受到了全郡百姓的歡迎。
李牧任郡守的這幾年,不管是北方的東胡,還是西面的燕國,別說進犯趙國,連邊境都不敢靠近,能躲多遠躲多遠。
讓代郡百姓感受到了一種身為趙國人的自豪感,對李牧也愈發敬重。
但是……
代地百姓不事農桑……
李牧用盡一切辦法,甚至動用關系,從邯鄲挖了幾個農家弟子過來,又下令強制開墾荒田種地,給每個鄉縣定下指標,效果也不是很好。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代郡四通八達,北達草原,南抵中原,西至河套,東到燕國,特殊的地理環境使這里幾乎年年發生戰爭。
敵人劫掠,己方堅壁清野。
種下的糧食還沒等到收獲,就被自己人或者敵人破壞了。
再加上這里的百姓尚武,講義氣,南來北往的商隊喜歡在這里招募護衛,趙國每年也會在這里招募騎兵,使得他們不用種地便有一份收入。
久而久之,也就沒有人種糧食了。
直到近些年,趙國大力發展農業,只要能種地的地方,全部開墾種地,這種情況才有所好轉。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乡县|
八宿县|
兴宁市|
栾川县|
普洱|
九龙坡区|
阿图什市|
台东县|
东乌珠穆沁旗|
桓仁|
新乡县|
喀喇|
鸡东县|
边坝县|
信丰县|
天长市|
西昌市|
松江区|
阿巴嘎旗|
分宜县|
酉阳|
永靖县|
工布江达县|
中西区|
石屏县|
金塔县|
将乐县|
工布江达县|
黄石市|
蓬溪县|
泸西县|
凤山市|
普洱|
招远市|
翁牛特旗|
虞城县|
南岸区|
湘阴县|
苍梧县|
安阳市|
余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