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強者恒強,弱者恒弱。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弱者沒有選擇,只要弱國中有一個國家選錯一步,所有國家都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 你連自己能不能走對都不敢保證,更何況別人呢。 誠然,割地求和只會讓本國越來越弱小,但至少國祚還在,江山社稷還在,未來還有機會。 但若是拼命抗秦,最后的結果要么被秦國吞并,要么和秦國兩敗俱傷,讓其他國家撿了便宜。 他們不是不知道土地的珍貴,不是不知道這些土地是先祖拋頭顱灑熱血,死傷無數將士才奪下來的,也不是崽兒賣爺田不心疼。 只是小國的生存之道就是如此,充滿了屈辱,而又沒有選擇。 “末將見過樂乘將軍。”進入營帳后,芒卯和暴欒主動上前行禮。 “既然兩位將軍來了,那就說明韓魏兩國依然視我趙國為盟主。本將沒有說錯吧?”樂乘坐在主位上,沉聲說道。 “這是當然,出兵之前大王特地叮囑我,一切以趙國為首。”芒卯拱手說道。 “韓國也一樣。”暴欒說道。 面對秦國,三晉的利益是相同的。 即便是趙國利用兩國消耗秦國的實力,兩國也沒有辦法,因為秦國對他們的威脅遠遠大于對趙國的威脅。 “那多余的話本將也就不多說了。不管兩國為何在此停留這么長時間,等我趙軍也罷,畏懼秦軍也罷。既然以我趙國為盟主,三國大軍由本將統(tǒng)一調度,二位應該沒有什么異議吧。”樂乘繼續(xù)說道。 “無異議。”芒卯和暴欒對視了一眼,均搖頭說道。 不管是趙國的實力還是樂乘本身的實力都在他們之上,由樂乘作為主將再合適不過了。 “不知兩國各出兵多少?”樂乘問道。 “一萬。”芒卯說道。 “一萬,其中五千弓弩手,五千步兵。”暴欒說道。 在出兵上,三晉倒是出奇的一致,全部出兵一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