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鄭國渠-《神話戰國之我是趙括》
第(3/3)頁
當然,墾荒結束不是說沒有荒地開墾了,而是開墾的土地已經達到了能夠耕種的上限,即便是繼續開墾也沒多余的精力去耕種了。
“還是有點長了,不能再快一點嗎?”栗腹看向鄭國。
趙國的官位中并沒有總督這個職務,他這個職務只是趙括為了河套更好的發展,專門設立的,總共只有十年,期滿之后,他就要回朝廷任職了。
他希望能夠在任職期間,將河套建設成心目中的樣子。
“已經很快了,這還是因為有一二十萬俘虜每天不間斷的工作,否則十年都不夠,至少要一代人。河套雖然土壤肥沃,水草豐美,但是降雨量遠遠比不上中原,想要開發成良田,水利設施必須完善。”鄭國說道。
他雖然不知道四百毫米等量降水線是啥,但是他知道降雨對于農業的重要性。
自河套向北向西,降雨量不斷減少。自河套向東向南,降雨量迅速增加,而河套正是過度地帶,再加上陰山、賀蘭山與黃河形成的特殊地形,造成了河套宜耕宜牧的環境。
即便是這個年代的降水量比后世高出不少,河套也就剛剛達到四百毫米降水線的臨界水準,如果真正從過去的牧場轉變為農耕,水利是絕對不能少的。
“除此之外,我還打算在這里、這里、以及這里挖三個大湖,做蓄水之用,用來調節水位,防汛抗旱。”鄭國指著地圖上,賀蘭山南側、北側,以及朔方郡的一個地方說道。
這三個點是他精心挑選出來的,非常適合作為蓄水的湖泊使用,湖邊可以種植水稻,還可以用來養魚,改善當地百姓的生活。
至于黃河東岸,也就是朐衍故地偏北的位置,則可以繼續用來放牧。
不過根據鄭國的觀察,這片地的承載力有限,如果過度放牧,很有可能會導致土壤沙化,不宜規劃牧場,百姓散養一些還是可以的。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田市|
玛曲县|
青冈县|
稷山县|
普兰店市|
开封市|
泰安市|
石门县|
方正县|
乌审旗|
大田县|
安吉县|
黎川县|
焉耆|
荣成市|
金沙县|
东乡县|
句容市|
尖扎县|
卢氏县|
余姚市|
和平区|
营山县|
万荣县|
连江县|
兴化市|
娄底市|
长泰县|
钦州市|
奉贤区|
钦州市|
高邮市|
日喀则市|
周至县|
龙山县|
托里县|
广水市|
海盐县|
石城县|
贵港市|
合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