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初秦人進攻上黨,馮亭郡守帶領我們抵御秦人,將大家的糧食征集起來集中管理,并讓我們這些婦女參與守城,我們也毫無怨言,只要能把秦人趕出去,這些都是值得的。如果下次秦人繼續進攻上黨,我們依然會帶著所有糧食去守城。”仲的妻子抱著孩子,小聲說道。 三晉和秦國的戰爭經歷了數百年之久,祖祖輩輩都在和秦人斗爭,最近這些年更是愈演愈烈,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親人死在秦人手中。 韓國弱小,備受秦國欺凌,百姓對于秦人的仇恨是化不開的。 他們寧愿在馮亭的組織下,固守上黨,把上黨送給趙國,都不愿意投降秦國。 或許在他們心中,韓趙魏才是一家,秦國只是敵寇,亦或是在懷念數百年前的霸晉時期吧。 “幾年前馮亭郡守來到上黨,告訴鄉親們,韓國將上黨割讓給了秦國。鄉親們沒有任何猶豫,韓國不派兵過來,我們就自己打,就算是死,也不能投降秦國。幸好后來在大王和廉頗將軍的幫助下,擊敗了秦國。” “如果秦國再次進犯,別的不說,我這一百多斤肯定是要上戰場的,當年都敢拼,現在即便是戰死了,妻兒也能得到撫恤金,把孩子養大成人,還有什么可擔憂的。”仲拍著胸脯說道。 “大家都是這么想的嗎?”趙括沉默了半晌,他沒想到上黨地區的百姓對秦國仇恨竟然這么深,這是他在其他地方巡視的時候從來沒有遇到的。 “別的我不清楚,反正只要我一聲令下,我們整個里的所有成年男子都會跟著我上戰場。”仲一臉驕傲的說道。 “……” 竟然整個里都是好戰分子! “我聽說朝廷許諾不會加稅,任何一個郡縣有加稅或多攤派勞役的現象,都可以通過鄉校向朝廷反應,如果有認識的人在軍隊里當兵,也可以從軍方舉報,或者直接前往邯鄲,敲登聞鼓,大王會親自過問此事。”趙括說道。 賦稅這種東西,只能減,不能加。 或許少加一點百姓們也沒有怨言,甚至不少百姓像仲一樣,心里早有預期,已經等著朝廷加稅了。 但是趙括深知,這個口子絕對不能開。 可怕的不是加的那一點點賦稅,而是有些事情一旦開了口子,上面嘗到了甜頭,發現百姓能夠承受新加的賦稅,并且怨言并不是很大的時候,就會開始一步一步試探百姓的底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