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墨家的教義出現了問題。”藺相如搖了搖頭。祁 “什么問題?”趙括問道。 “墨家的中心思想有一個叫‘節用’。”藺相如說道。 “節用是好事啊,這有什么問題?”趙括奇怪的說道,不節用,難道還要鋪張浪費嗎? “節用沒有問題,但是過度節用就有問題了。墨子曾言‘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吃飯吃飽就行,好吃不好吃無所謂。衣服,合身就行了,好不好看,華不華貴無所謂。” “墨子不僅說到,而且做到。從來不穿絲綢做成衣服,只穿葛布做成的短衣。腳上常年是自己或弟子編織的草鞋,只有冬天才換上布鞋。吃飯只吃粗茶淡飯,能填飽肚子就行了。若是窮人有需要,墨子會毫不猶豫遞上錢財和食物,即便自己還餓著肚子。” “無數人被墨子所折服,拜墨子為師,或拜墨子的弟子為師。墨家迅速壯大,成為天下顯學。而這些弟子,紛紛效仿。墨家成為天下最清貧的一群人,和其他學派相比,墨家簡直就是乞丐。” “但是加入墨家的這群人,絕大部分都是社會的最底層,快要吃不上飯,或者已經吃不上飯的人,這群人加入墨家的目的不是為了別的,只是為了吃飽飯。剩下少部分人,則是墨家真正的精華,他們或許出身貴族,或許出身富戶,卻秉信墨家思想,為自身的理想而奮斗。”祁 “到目前為止,墨家還是向好的方向發展的。” “但墨家的清貧從根本上斷送了人才之路。最初,是墨子一個人清貧,其他人只是跟隨墨子。墨子雖然提出‘節用’,但并沒有強制大家必須穿葛布短衣,穿草鞋。但等到他去世之后,這套服裝卻逐漸成為了墨家正統的標志。” “人都是有私欲的,臣有私欲,大王有私欲,墨家弟子也有私欲。雖然大家的私欲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不變的,就是希望自己能越過越好。結果加入了墨家之后,沒錢的時候要穿短衣,有錢的時候還要穿短衣?那奮斗的意義何在?” “普通黔首不說,至少貴族和富人是拒絕的。雖然黔首是天下數量最多的人群,但真正有知識,有文化的卻是貴族。墨家雖然‘尚賢’,但墨家的清貧,卻斷了尚賢的路。一面是廣袖儒袍,一面是短衣。一邊是八珍,一邊是僅夠填飽肚子的粗茶淡飯。絕大部分貴族會選擇哪個,是毋庸置疑的。長此以往下去,儒家愈強,墨家愈弱。”藺相如緩緩說道。 如果不算沒有時間讀書的黔首,墨家每天能收一個弟子,儒家就能收十個弟子,出現人才的概率就是墨家的十倍,即便現在墨家處于上風,最后勝利的也依然會是儒家。 趙括瞬間想了很多,他明白藺相如還有很多沒說的。 墨家最重要的兼愛非攻同樣不切合實際。祁 誰最希望人人平等,互相友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