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儒墨之爭-《神話戰國之我是趙括》
第(2/3)頁
一,非鬼。儒家不敬鬼神,鬼神如果不高興,會降下災難到人間。蓸
二,厚葬久葬。人死了,陪葬無數金銀財寶,鋪張浪費,家里都被搬空了,活人怎么活?更有甚者賣身葬父,賣身葬母。還要守孝三年,白白浪費時間。
三,天命。儒家認為生老病死貧富都是命中注定的,否定奮斗的意義。
四,為樂。徒耗社會財富,皆為“繁飾禮樂以淫人。”
接著,墨家還提出了十條思想,以此來應對儒家的‘仁’和‘禮’,分別是‘兼愛’、‘非攻’、‘天志’、‘明鬼’、“尚賢”、‘尚同’、‘非命’、‘非樂’、‘節用’、‘節葬’。
孔子認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墨子就‘量腹而食度身而衣。’
孔子認為,人人都要努力成為‘君子’,墨子就自稱‘賤人。’
孔子認為,“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哪怕國君,父親不愛你,大臣或者兒子也要無條件的愛他們。蓸
墨子就認為人人生而平等,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大家都要互相關愛。
孔子認為‘敬鬼神而遠之,’離鬼神越遠越好。
墨子不僅相信有鬼神,還認為一個人如果做了好事,鬼神會獎賞他,一個人如果做了壞事,鬼神會懲罰他,以此來鼓勵人向善,約束人心中的惡。
孔子認為凡事天注定。而相信鬼神的墨子卻不相信命,他認為我命由我不由天。
儒家重祭祀,墨子說儒家“執無鬼而學祭禮,是猶無客而學客禮也,是猶無魚而為魚罟也。”簡直就是謬論,滑天下之大稽。
儒家重禮樂,墨子就提出‘非樂。’
“昔者齊康公興樂萬,萬人不可衣短褐,不可食糠糟,日食飲不美,面目顏色不足視也;衣服不美,身體從容丑贏,不足觀也。是以食必粱肉,衣必文繡。”蓸
墨家和儒家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尚賢。’
不過,這也是所有學說,包括國家的共同點,畢竟只要是正常人,都不會把有才能的人推走,而是想盡辦法吸引過來。
墨家十論一經上市,就給了儒家重重一擊,在各國廣泛傳播起來。
之后孟子等儒家先賢開始對墨家進行反擊,認為墨家的‘兼愛’是‘無父。’
而墨家則認為儒家“親親有術,尊賢有等”父母妻嫡長子皆守喪三年,而叔伯弟兄庶子等則守喪五月是偽善,你要是真善,咋不守一樣的?
兩派的仇恨簡直比天還高,比海還深。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远县|
波密县|
大丰市|
洱源县|
盐边县|
皮山县|
新民市|
彝良县|
阿坝县|
河东区|
上林县|
庆城县|
万盛区|
贵德县|
武隆县|
汤原县|
仁布县|
新余市|
南康市|
安阳市|
天祝|
清河县|
嘉荫县|
天台县|
巴塘县|
玛纳斯县|
灯塔市|
玉田县|
齐河县|
新乡市|
探索|
保山市|
天全县|
信宜市|
安宁市|
龙山县|
和顺县|
霸州市|
玉田县|
北辰区|
临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