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危機-《神話戰國之我是趙括》
第(2/3)頁
雖然說整個河套也只有十萬多戶百姓,不是每戶人家都有適齡兒童,也不是所有家長都重視教育,愿意讓孩子上學的,還有部分家長想將孩子留在家中干活,畢竟七八歲的孩子也能當半個大人用了。
但這是第一屆啊,十五歲以下都能入學,即便如此,有些學院都只收到了不足十名學生,以后豈不是每年只有一兩個學生,甚至沒有?
根據統計結果顯示,河套地區適齡男童入學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女童更低,只有不到百分之五。
也就是說,即便趙國為大家建好了學校,并且學費、伙食費、書本費全免,一分錢不要的情況下,也只有百分之十五的適齡兒童能夠上學。漚
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讀書的重要性的,這個年代認為讀書沒用的不在少數,認為無所謂的也不在少數。
這個比例甚至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有所下降,因為會有一部分人因為麻煩、覺得讀書無用、孩子不想上學等種種原因,放棄繼續學習。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比例會逐漸回升,然后不斷提高,但過程絕不會太快。
這可是河套啊,很多人都是聽說能夠讓孩子讀書識字才將全家遷來的,也僅僅只有百分之十五左右的入學率,放在全國豈不是更低?
甚至有可能連百分之十都沒有?
這種情況下,趙國拿什么普及教育?
即便趙國再有錢也要計算成本的。一名老師教幾名甚至一名學生,趙國會虧死,絕對不可能這么做。漚
栗腹深知,普及教育是趙國百年大計,河套只是一個試點。
當初之所以選擇河套,一方面是為了給遷徙來此地的百姓一個補償。
另一個方面,也是因為河套所有百姓都是趙國親自安置的,每個里相距都不是太遠,距離和人口密度勉強能夠支撐起學院。
除此之外,趙國官府的權力在河套地區能夠真正的伸到每個里,這是除了秦國之外,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達到的。
若是在河套都維持不下去,必然無法推廣至整個趙國。
結果現在學子的數量憑空少了大半……
對于趙國來說,同時教二十個學生和同時教十個學生,后者的花銷僅僅比前者少一點,但是回報卻少了接近一半。漚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子王旗|
肥东县|
兰西县|
芜湖县|
兴城市|
西华县|
连江县|
任丘市|
应用必备|
霍城县|
内江市|
东山县|
大城县|
湟中县|
宜君县|
桂平市|
开封县|
江山市|
静宁县|
茂名市|
塔城市|
云林县|
旺苍县|
西丰县|
湖北省|
长白|
苍山县|
黔东|
连城县|
根河市|
夏邑县|
什邡市|
赞皇县|
建德市|
益阳市|
从江县|
凤城市|
宿松县|
沾化县|
博爱县|
讷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