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即便是以前邯鄲最繁華的時候,也不及現在一半。”趙勝有些悵然若失。陚 這才不到三年時間啊! 和趙括相比,趙國以前那些國君就是廢物。 要是知道讓趙括當趙王,趙國會發展的這么快,趙勝早就就把趙王丹弄死,把趙括扶上去了。 “這還差的遠呢,等到邯鄲擴建完成,會更加繁華……不過邯鄲的位置有些限制了發展。”趙括說道。 單從發展的角度來說,趙國境內最適合做國都的其實是鄴城,靠近中原,又有漳水,交通便利。 相比之下,邯鄲外的滏水運輸能力就小了很多,否則趙國也不至于專門安排人疏通。 不過鄴城地處趙國邊境,越過洹水就是魏國了,完全無險可守,不能作為都城。陚 除非未來趙國一統天下。 但一統天下之后,也就有更好的選擇了,同樣輪不到鄴城…… 出邯鄲城后,馬車朝著邯鄲學院駛去。沿途可以看到成片的粟苗或豆苗,一些靠近河流的地方,則種上水稻。 田里有農民在除草和捉蟲,他們對這件事非常認真,這年頭一家子全部拴在土地上,容不得一點馬虎。 趙括沒有立刻前往學院,而是選擇下車和田間農人攀談。 “老丈怎么一個人在這里耕作,家中沒有勞力嗎?”趙括朝著不遠處一名看起來有五六十歲的老人一拱手。 “老丈我有兩個兒子,不過官府招扒河工,我就讓他們全去了。貴人是要去學院嗎?”老人見到趙括走過來,也停下來擦了擦臉上的汗。陚 “對,我們在魏國聽說了邯鄲學院,所以想去學院求學。”趙括說道。“趙國官府招扒河工給錢嗎?” “給,怎么不給。以前給五錢,前段時間漲到了七錢,中午還管飯,一個月下來能結余不少呢。如果不是老丈我年紀大了,田地也要管理,我都想去了。”老人聽說趙括是求學的學子,也放下了戒備心,笑著說道。 “我們魏國也發工錢,不過那群貪官每次都從中貪污,等到發到下面就只剩下中午一頓飯了。”趙括裝作憤恨的樣子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