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百一十四章 郵驛和官道-《神話戰國之我是趙括》


    第(1/3)頁

    “第八條,普及郵驛站。”趙括說道。

    從有人類的那一天開始,就有了各種傳遞信息的手段,擊鼓傳聲,烽火臺,送信等等。

    每個王朝都深知消息傳遞的重要性,特別是邊境戰亂或是外敵入侵的時候,早一天收到消息和晚一天收到消息,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結果。

    因此即便每年大量的投入得不到回報,歷代王朝也沒有一個廢除郵驛制度,反而不斷朝里面投錢。

    一般來說,步行送信為郵,騎馬送信為驛,合稱郵驛。

    歷史上秦漢王朝五里設一郵,三十里設一驛,安排專門人員傳送文書,保證地方聯系的送達,以便朝廷及時得到消息,做出應對。

    趙國也是有郵驛站的,但主要設立在邊境和主要城市,用來傳遞軍事情報,并沒有在所有地區普及,也不會為普通百姓傳遞家書。

    如果丈夫在外戍邊,妻子想念丈夫,想寄一封家書或衣物過去,只能親自徒步數百里趕到丈夫戍邊的地方,或者同鄉有人探望,請其幫忙捎過去。

    亂世之中,這種探望的風險可想而知。

    就算妻子歷盡千辛萬苦,終于趕到丈夫戍邊的地方,丈夫也很有可能已經去世了。就如同孟姜女尋找丈夫范喜良,最后只能看到堆積在長城之下的累累尸骨。

    雖然故事寫的是秦朝,但實際上每個國家都是一樣,杞梁妻“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十天以后,城為之崩。”哭的可不是秦長城啊。

    “每個郡,每個縣,每個鄉至少建立一座郵驛站,郡級郵驛站至少有十五匹馬,五名驛夫。縣級郵驛站至少有六匹馬,兩名驛夫。鄉級郵驛站至少有兩匹馬,一名驛夫。”

    歷史上唐朝一級郵驛站要配六十匹馬,二十個驛夫,趙國玩不起這么大,只能配十五匹馬,五名驛夫。

    不是沒有這么多馬,而是沒有必要,這些已經足夠趙國公文信件運轉。

    而且馬多了確實會增加地方上的負擔,馬扔在草原上,趙國基本上不用怎么管,每隔一段時間用大豆等精料追一次,保證不掉膘就行了,而且還有抓不完的野馬。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中市| 济源市| 大竹县| 东乡县| 凌海市| 梧州市| 汤阴县| 深圳市| 桃园市| 朔州市| 芜湖县| 绿春县| 高雄县| 揭东县| 竹山县| 陆丰市| 新余市| 长汀县| 泾川县| 鹤壁市| 龙游县| 寻乌县| 鸡泽县| 宁国市| 克山县| 桦甸市| 黄龙县| 玉环县| 罗源县| 聂荣县| 巴里| 大丰市| 遵化市| 柯坪县| 林西县| 综艺| 迁安市| 凤凰县| 遂溪县| 新竹县| 玉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