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戰敗對秦國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至少對于最底層的黔首是如此的,這些只會成為他們茶余飯后的談資,相比較勝敗,他們更關心莊稼的收成。 好在今年老天很給力,風調雨順,不出意外的話,能夠比往年多收三成,除去繳納給國家的賦稅,還能剩不少,加上養蠶賣絲賺的錢,冬天的時候剛好能夠給孩子添一件衣裳。 秦國的賦稅雖然重,但是該收多少就收多少,絕對不會多收,即便是國家需要大量的糧草錢財,也會用爵位交換,在這一點上要超過其他國家。 商鞅當初立下的信用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至少秦國百姓,特別是關中百姓,是非常信任官府的。 當然,巧立名目、中飽私囊的現象肯定是有的,只是沒有普遍。 在這方面,再嚴格的秦法也沒有辦法,畢竟歸根結底還是人治。而且利益大到一定程度,即便是誅九族也阻止不了一些人冒險。 只有家中有親人戰死的,才會稍微緬懷一下,然后繼續為生存奔波,肩上的重擔容不得他們停下來歇息片刻。 有的人家能夠繼承父親留下的爵位,日子稍微好過一些,但更多的沒有爵位繼承,只有不多的錢糧作為撫恤金,連一頭牛犢都買不起。 亂世,人命不如牛。 不過,這場戰爭對于秦國整個朝堂的沖擊是非常大的。 特別是白起,受到了嚴重的質疑。 秦國擁戴白起的人很多,仇恨白起的人更多,再加上不少人是吃著魏冉等四貴這個大蛋糕爬上來的,更會去攻擊白起這個‘前朝老臣’。 那些人并不會管白起是怎么輸的,他們只知道白起輸了,這就行了,別的并不重要。 白起也沒有管他們,回到秦國之后,見秦王稷一面,將軍權一交,便回到城外的莊園住下,每天躺在院子里讀書,偶然種種菜,如同一個田間老農。 對于朝中發生的事情他心知肚明,也知道自己的存在阻擋了某些人的道路,但是他不愿意摻和這些破事。 摻和,也未必是那些老家伙的對手。 政治,比打仗難多了。 白起有時候都想像對待敵人一樣,將這些廢物全部殺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