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至于郡縣制肯定是不行的,別人給你打了一輩子工,就是為了能夠得到一塊封地,你直接取消了,大家怎么可能同意。 歷史上除了秦始皇這么做了,連劉邦都不敢,老老實實分封,然后再想辦法一個一個敲掉。 現(xiàn)在同樣沒有一個國家完全實行郡縣制,包括秦國在內(nèi),所有國家的郡縣都是設(shè)立在外圍,其中齊國更是一個郡都沒有。 趙括打算將大家的封地全部封到河套這種邊緣地帶,一方面,可以減小國內(nèi)貴族的力量,另一方面,也能借助貴族的力量開發(fā)剛剛占領(lǐng)的荒地。以后趙國的地盤大了,還可以再封到其他地方,這天下無主之地還有很多呢。 那些有封地的貴族可能看不上窮鄉(xiāng)僻壤,但是沒有封地的新貴還多得是呢,總有能看上的。當年秦、齊、晉、燕受封的時候哪個不是鳥不拉屎的鬼地方,之后不照樣問鼎一方,反觀被封到富庶之地的鄭國、虢國等國,早就絕祀多少年了,但凡是有點野心的貴族都不會介意這一點。 這個時代的精華就是貴族,無論是知識,還是財富全部集中在貴族手中,諸子百家沒有一個是平民開創(chuàng)的。 他們絕對愿意犧牲一代甚至幾代謀求十幾代之后的榮華富貴,就如同田齊一樣。普通平民還在考慮明天吃啥的時候,他們已經(jīng)開始謀國了。 當然,也只有吃喝不愁,生活富足的貴族才會有這種長遠打算,倒不是說平民目光短淺,而是生活壓迫著他們只能考慮一日三餐。 就像你把一塊黃金和一塊饅頭放在一個快要餓死的人面前,他肯定會選擇饅頭,即便他知道黃金能買來無數(shù)個饅頭。 所謂的選擇,也只是看上去有選擇罷了。 “我們?nèi)牬笸醢才拧!睒芬愫土H說道,單憑世襲一項,就讓他們沒有辦法拒絕。至于開墾土地,又不需要他們親自動手,自然有農(nóng)戶幫他們開墾,也就是前幾年沒啥租稅而已,和長遠的利益比起來,些許租稅根本不算啥。 他們都不是目光短淺之人,目光短淺也混不到現(xiàn)在這個位置。 “人口本王只能滿足你們一半,剩下的就要靠你們自己想辦法了。”趙括并不擔心土地封無可封的問題,天下土地太大了,給每個人封一小塊都封不完。 但是人口卻不得不擔心。趙國的人口幾乎是恒定的,短時間內(nèi)也不會突然增加,一旦大量涌入封地,趙國本土將會面臨無人可用的問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