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至于最差的下田,土壤貧瘠不說,不是發(fā)生干旱就是發(fā)生洪澇。這種土地也不會空著,而是種植高粱。高粱抗旱,同樣不吃地力,而且體型高大,可以和雜草爭奪陽光,即便雜草很多的土地也能長的不錯。 低洼地則種植薏苡,這玩意產量低,但是耐澇。 地頭也不會留有空地,可以種上桑樹、紅豆、蔥姜等作物,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總之,能種的土地要種上莊稼。不能種的土地,想辦法也要種上莊稼。絕不能讓任何一塊地空著,即便是再差的土地都要讓其發(fā)揮出作用。 “農家確實大才?!崩醺剐χf道。他雖然不喜歡農家的思想,卻不得佩服農家的技術。 農家并沒有單一的從培育種子入手來提高產量。而是通過耕種技術、除草、除蟲、施肥、土壤、水旱等各個角度進行試驗考察。根據(jù)每塊耕地肥沃、洪澇干旱、山地平原等諸多因素,來分配種植每種農作物,達到最優(yōu)化的效果。 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任何人、任何學派能夠做到這一點。 如果農家能夠活民百萬,即便是思想不合,也不是不能接受,甚至尊敬對方。 “從此以后,我趙國不用再為糧食發(fā)愁了?!崩钅粮吲d的說道。 “等到拿下河套,我趙國也將擁有河北、河套兩大糧倉,與秦國關中、巴蜀并列。”黃石公說道。 秦國能夠不斷發(fā)動戰(zhàn)爭,關中、巴蜀兩大糧倉功不可沒?,F(xiàn)在秦國還沒有鄭國渠,產量上可能比不上中原。但是關中沒有兵災,秦國所有的戰(zhàn)爭都是發(fā)生在敵人的領土上,國內雖然賦稅重,百姓可能吃不飽,但也絕不會餓死。 而中原兵災不斷,產量再高,一到收獲的時候秦國就來攻打,收不到口袋里,沒有任何用,更何況產量并沒有比秦國高出很多。 中原沒有兵災的時期尚能過下去,一旦發(fā)生戰(zhàn)爭,就要餓死人了。 “報,大王,前線急報。”這時,一名傳令兵從遠處趕來,拱手說道。 “不愧是樂毅?!壁w括打開戰(zhàn)報一看,感慨道,隨后臉色一變,樂毅的擔心不無道理,雖然匈奴退回草原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不得不防,“傳令全軍,加快速度,后天傍晚抵達九原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