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雖然這個老中醫救了一百個人,但是人們只會盯著被他治死的那個人看。 “什么都要人啊,趙國人口還是太少了,人才更少。”趙括嘆了一口氣,種地,挖煤,開礦,建路……每一樣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其中最基本的農民不能動,這是國家的根本,必須保持足夠的數量。只能減少其他產業的人數,嚴重制約趙國的發展。 而且很多工作都非常危險,動不動就死人,但是又不能不干,不干損失更大,就像修路、采礦一樣,能不修,不采嗎?即便知道非常危險,還是要做。 剩下的醫師、農家、格物、工家等等,更是需要識字的人才,這年頭的識字率就不用多說了,趙國施展吸血大法之后,識字率在各國中算高的,也不會超過百分之五。 這里的識字是指至少能夠獨立寫信的,會認幾個字那種不算。 有限的人才分配到各行各業,就更少了。 邯鄲學院雖然有很多學子,但是才剛剛建立,距離收獲還有很長時間,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沒有幾年甚至十幾年時間,教育根本發展不起來,而且趙國現在不具備普及教育的條件。 不僅現在不具備,至少短時間內都看不到希望,除非農家能夠像提升粟的產量一樣,將所有糧食的產量都提升一遍,這樣大部分家庭才能夠有多余的錢糧拿出來培養后代。 趙括突然想到,農家最新研究出來的高產粟已經分發到各地,讓大家種下了,等到秋收之后,應該能夠支撐做一些事情了。 酒宴結束之后,趙括將大家送出城,他站在城門外,夕陽似火,染紅了半個天空,如同被鮮血浸染了一般。 夕陽的盡頭,那里至少有數十萬青壯!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