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諾。」 「已經(jīng)征發(fā)了多少士卒?」趙括又問道。 「稟大王,五萬士卒已經(jīng)全部征發(fā)完畢,另外,各地有壯士自備戰(zhàn)馬和干糧趕來,末將經(jīng)過篩選,留下了兩萬士卒,共計七萬士卒。」龐煖抱拳說道。 代郡、雁門、云中三地總共需要征發(fā)十三萬大軍,因代郡人口最多,所以征發(fā)五萬,另外兩郡各征發(fā)四萬。…. 「辛苦了。」趙括點了點頭。 大軍在代縣休整了一天,第三天,繼續(xù)拔營,趕往云中。匈奴主要進攻方向,便在云中、雁門一線。 「大王,邯鄲傳來消息,韓魏楚三國起兵伐秦了。」出發(fā)的時候,劉平捧著一份情報走了過來。 「好事,哈哈。」趙括接過情報,打開一看,魏國起兵二十萬,韓國和楚國各起兵五萬,共計三十萬大軍。韓國和楚國很顯然看出來攻打河西自己國家的利益很少,所以兩國加起來,出兵也只有魏國的一半。「派人通知邯鄲,令劇辛統(tǒng)帥三千大軍支援魏國收復河西。」 在動則幾十萬大軍下,三千大軍起不到任何作用,趙括也不指望他能起到什么作用。 主要是表明一個態(tài)度,另外一個就是告訴韓魏楚三國 ,我趙國才是合縱盟主。 「諾。」劉平應道,立刻下去安排人員送信到邯鄲。 「大王對這一戰(zhàn)如何看?」樂毅夾了夾馬腹,走到趙括旁邊。 「無論誰勝誰負,對我趙國都有利。」趙括笑著說道。 秦勝,魏國更加需要依附趙國。魏勝,趙國便少了秦國一個大敵。 至于魏國,地處中原,四戰(zhàn)之地,想要削弱比秦國簡單多了。 「末將以為,應當提防秦國反攻三川或者河東。」樂毅說道。 「望諸君說的不錯,是寡人疏忽了。」趙括心中意識到這一點,連忙將劉平叫了回來,讓其傳信給韓魏,小心提防秦國。 秦國實力不是魏國所能比的,完全可以在魏國進攻的時候,騰出一只手攻打其他地方。趙括不在乎魏國變強還是變?nèi)酰乔貒荒茏儚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