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也就是說,除了雁門之外,云中和代郡受到雪災的影響并不算大,至少百姓安穩的渡過這個冬天不成問題。”趙括聽完孔斌的稟報說道。 孔斌所說和劉平所報的情況相差無幾,李牧和三郡郡守也在信中給予了回復。互相印證之下,趙括對這次雪災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 三郡加起來死了近一千人,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殘。這個人數如果放在后世,絕對是特大災難了,但是放在這個年代,根本不算啥。 趙括敢保證,燕國、匈奴、東胡等地的死亡人數絕對是趙國的十倍,甚至數十倍。 “臣抵達北疆的時候,三郡郡守已經開始組織救災了。臣其實只是起到一個安定民心的作用。”孔斌笑著說道。 “雪災好救,民心難安啊。”趙括感慨道。 即便是再大的暴雪,只要官員不偷奸耍滑,不中飽私囊,能夠及時營救,就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失,難的是做到這些。 絕大部分百姓從來不期望官府能夠為他們做多少好事,只要不造孽,在大部分百姓心中就是好官了。 如果能有一些良心,帶領大家修一條水渠,建一條道路,筑一道堤壩。百姓絕對會在水渠旁邊、道路旁邊,堤壩旁邊,為他們建造一座廟宇。 四時節氣,全村人都會祭拜。 曾經西門豹帶領鄴城百姓開挖水渠,治理洪澇,使鹽堿地變成萬畝良田,現在百姓還年年為其祭祀。 但是,僅僅這一點要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官員都做不到。 這次雪災如果各地官員能夠在第一時間展開救援,而不是生怕擔責任,不作為,收到命令之后才開始行動,損失可以降到十分之一。 不過好在趙國還沒有爛到根子,雖然有不少小毛病,但總體上還是好的。 “將表現良好的官員名單整理出來,給予嘉獎。對于表現不好的官員,給予警告,情節嚴重者,直接罷免。不僅北方三郡,其他各地也是如此。我趙國,能者上,庸者下。平庸之輩不需要留在我趙國官場。”趙括高聲說道。 如果是半年前,趙括還沒有底氣說出這種話,那時候只要有十分之一的官員撂挑子不干,趙國就會開始癱瘓,如果有十分之三的官員撂挑子不干,趙國就可以宣布倒閉了。 但是現在趙國已經盡數在趙括的掌控之中,各國人才齊聚趙國,邯鄲儼然成為天下經濟、文化中心。 那些官員不干,下面隨時有人替補上去,現在趙國不缺基層的官員。 趙括柔軟了這么長時間,只為了今后能夠強硬起來。 “大王,這樣不好吧。”孔穿說道。 自古以來,有犯罪被抓的官,有看國君不爽跑路的官,但是從來沒有因為‘不作為’被貶的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