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六章 冬衣-《神話戰國之我是趙括》
第(2/3)頁
除了王宮之外,軍營和學院是趙括最常去的兩個地方,因為他們一個代表著軍權,一個代表著未來。這兩樣東西,以及獎懲之權趙括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很快,賁就備好了馬車。
「冬衣都送去北疆了吧,不能讓寡人的將士們凍著身子衛國戍邊。」馬車上,趙括問道。
「稟大王,已經送過去了。」劉平抱拳說道。
趙國以往戍邊將士的冬衣都是自備的,這是第一次為大家發放冬衣。….
不過不是趙國吝嗇,而是每個國家都一樣,春秋時期連武器盔甲都要自備,多少家出一輛戰車等等。
只有戰爭跨度時間過長,從夏天打到冬天,國家才可能為買不起冬衣的士卒準備冬衣。
為什么要說有可能呢,因為長年累月的戰爭下,國家很難支撐起數萬甚至數十萬士卒的冬衣,最后很多時候都是不了了之。
就像當初長平之戰一樣,秦國為秦軍送來了冬衣,趙國什么也沒有送來,直到上黨之圍被解,趙括才從魏國和韓國那里弄來了冬衣。
否則雖然不至于說大部分人被凍死,但凍掉腳趾或者手指的絕對不會少。
「唉,要是有棉花就好了。」趙括小聲嘆了一口氣。
他不知道棉
花是從什么時候引入中國的,不過可以肯定的,現在趙國沒有發現任何棉花的蹤跡。
這個年代御寒之物只能依靠絲綿、獸皮、木棉,窮人則在葛衣中塞一些蘆絮或者鳥獸的羽毛之類。
《二十四孝》里記載孔子的弟子閔子騫,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后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絮做的「棉衣」。
不過這里的棉花是木棉花,在棉花傳入中國之前,是中原人民主要御寒物之一,主產于南方,北方很少,只能從南方購買。
趙括已經讓人想辦法制作羊毛衫和羽絨服了,羊毛上的膻味好去除,但是脫脂技術還沒有搞定。
當然,不脫脂也可以,無非是多一些缺點罷了,以后可以慢慢完善。
但即便如此,也做不到量產,因為羊毛和羽絨的產量是一個大問題,趙國那點羊毛和羽絨不要說供用百姓,就是連士卒都供用不起。
就算將河套全部拿下,少說也要幾年之后才能把羊毛產業發展起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门县|
西吉县|
莲花县|
虎林市|
阿尔山市|
开原市|
故城县|
湾仔区|
涪陵区|
黄浦区|
东光县|
宝兴县|
林口县|
乐业县|
武强县|
东方市|
山东省|
平陆县|
芦山县|
呼图壁县|
大竹县|
杭州市|
哈巴河县|
穆棱市|
龙州县|
裕民县|
龙井市|
宣汉县|
镇坪县|
永平县|
宜君县|
建宁县|
潜山县|
蓝山县|
丰顺县|
苍溪县|
剑川县|
绥宁县|
苍梧县|
柘城县|
浦县|